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你只知道宋词很美-但是宋词背后的那些韵事才吸引人_柳永-苏东坡-扬州-苏轼-东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古典文化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在数不胜数的宋词词库里面,就像前人们已经总结的那样,不外乎就是婉约词和豪放词,在这里就举婉约词的柳永豪放词的苏轼进行探讨,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显为人知的幕后

 

在数不胜数的宋词词库里面,就像前人们已经总结的那样,不外乎就是婉约词和豪放词,在这里就举婉约词的柳永豪放词的苏轼进行探讨,他们究竟有些什么显为人知的幕后情感故事呢?

 

 

一 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由此可见,柳永的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广泛程度。作为婉约词不可略去的代表,他是当之无愧的的北宋专门写词的人,柳永的词主要写:女性意识,我们知道,市民意识的特点是沉酣与俗世生活,追求情爱,率真地面对现实人生的苦乐悲欢。以市民文化代言人自居的柳永,常常在其词里表现市民阶层对幸福生活、自然人性和人间情爱的向往与执着,这一点,柳永更多的是在写市井妇女的生活和心理活动。他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歌妓们的内心情感以及对ziyou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强烈的女性平等意识,主要是指平等友爱的女性观念。 在柳永和歌妓们的交往过程中,更多的是他们的彼此的友情和互相的慰藉,是歌妓们对他的偏爱以及他对歌妓们的体贴,他是用平等、友爱和同情的态度来描写歌妓的,一定程度上说明柳永对下层人民的关怀,这在封建社会是有着进步一样的。他真切地表达了对歌妓容貌体态和歌舞才技发自内心的欣赏与爱慕,多方面审视和关注歌妓们的内心情感世界。

 

 

柳永因一首犯忌的《醉蓬莱》,惹得宋仁宗“龙颜大怒”,又因一首《鹤冲天》,让宋仁宗亲自封他“奉旨填词”的流浪词人,眼看功名无望,且整天闲居汴京,无所事事,只得混迹于青楼打发日子。一天,他突然想起自古繁华的江南,与其蜗居汴京,不如到江南去游玩一番。柳大才子要出门远行,这可是汴京歌妓界人士的一件大事,因为在当时汴京文艺圈中,不管是谁创作出了新的曲调,都以得到柳永的歌词为荣,如果得不到柳永的歌词,就说明这个场子还不是汴京一流的娱乐场所,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二、三流的“KTV”而已。可见柳永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可以说是歌妓们的衣食父母。故而汴京歌妓们的共同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于是当地演艺厅的老板们纷纷发帖,为柳永饯别。柳永应酬不过来,就请歌厅老板一起到汴京郊外的长亭聚首。在夏季雨后的一个傍晚,各个歌厅的老板,都带着最当红、最有实力的歌女前来为柳大才子送行。为感谢各位的了情谊,柳永当场填一首《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各家美女歌手轮流登台献艺,一展婉转的歌喉,演唱这首新歌。更有一些平日与柳永相好的明星大腕,纷纷上前敬酒话别。柳永来者不拒,越喝越醉,越喝心中越苦闷。此时的柳永就像现在歌词中所唱的那样“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但又不得不走。依依惜别之际,纵有千言万语也无从说起,只有“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咽”。柳永也知道,此去孤单一人,前路迷茫,醒来后仅有杨柳、晓风、残月相伴,一种孤冷凄清的感觉涌上心头。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早在唐朝就流传这样的诗句,于是柳永便直奔扬州。作为演艺界最牛的大腕,一到扬州,当然要打听当地最有名气的歌星了。本来,柳永打算把扬州的大腕逐一拜访,不料大家众口一词:非谢天香莫属,此女琴棋书画皆精,而犹好诗词歌赋。柳永很激动,也很高兴,当天下午就去拜访谢天香。等柳永自报家门,谢天香仍不相信,摇摇头说:“柳永好端端地在汴京,怎会到扬州来?公子若能即刻填一阙新词,奴家一读便知真假。” 柳永微微笑了一笑,略一沉吟,提笔填了一首《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谢天香在旁读一句赞一句,读至末尾,竟激动无比,“太好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真是写尽了女儿家的心事。公子真是柳永,奴家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公子见谅!从此柳永便在谢天香处住了下来。面对良辰美景,佳人相伴的日子,柳永有醉卧温柔之乡的感觉。因为有柳永的极力帮衬,谢天香的人气一路飙升,想见她的人络绎不绝。

第二年,在考举未中,闲极无聊时,想起了远在扬州谢天香,就写了一首《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收拾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柳永在京城等了三年,其后开科,一举金榜题名,授屯田员外郎,未去赴任便先告假来到扬州看望谢天香。一到扬州就听说钱市长要娶谢天香做小老婆,万分火急地赶到市政府。钱可道见柳永来了,就过来给他敬酒,柳永气得鼻子都快歪了,转过头不理他。钱可道也不生气,说:“嘿嘿,兄弟,我给你敬酒你不喝,换个美人给你敬酒你总该喝吧?”回头吩咐:“快把娘子请出来给柳相公敬酒。”只听得一阵叮当环佩之声,一个美丽佳人缓步走出,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谢天香。只见她满脸笑容,走到柳永面前,端起一杯酒说:“相公,看在你我过去的情份上,喝了这杯酒吧。”柳永大怒,血往上涌,说:“你宁愿嫁给这个又老又丑的钱可道,还跟我谈什么过去的情分?”旁边钱可道一看戏演得差不多了,哈哈大笑。众人都愣住了。只听他说道:“今日是谢天香与柳永的大喜日子,请诸位多喝几杯,先前骗了大家,我这里赔罪了。”柳永呆了,一时竟不能理解。忽然他一把抓住钱可道,“你这个丑大胡子,我和你一向平辈论交,今天你不是明摆着要占我便宜吗?”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至此,柳永与扬州大腕艳星谢天香终于“拍拖”成功。

 

 

对于宋词领域里的巨奖柳永,他词的背后是值得研究的,但是他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可能要数和青楼女子的故事了。曾经有人把它称为“zhongguo历史上和青楼女子最合得来的文人”,比如李师师、秀香、英英等等,也正是这些人,给柳永带来了无限的灵感,也才有了今天他的流芳百世的词。

 

 

二 苏轼

宋词当中豪放派的代表首推苏轼,他的词在豪放当中时有旷达情怀的流露,时有爱国zhuyi的描写,他以其奔放的才情,将词笔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如怀古游记、写景咏物、亲情友谊等,突破了“词为艳科”的偏见,提高了词的地位,他以诗为词,改变了词的就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即由比较狭窄的反映花间酒下的男欢女爱,扩大到比较广泛地反映士大夫的其他方面的生活,或者说,由专门反映比较放浪的生活,扩大到反映较高雅的生活。他还用ziyou挥洒的文笔,写了大量的豪放之作,开一代新词之风,他是既柳永之后又一位把宋词词风做了重大改变的大词人。

 

 

今天要写写苏东坡生命中最动人的女人,也是最后一个女人——王朝云

为什么说王朝云是走进苏东坡生命中三个女人中最动人的女人?这是因为不仅仅是苏东坡,zhongguo的文人墨客其实都希望与王朝云这样身份的女子有些瓜葛,这在当时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人家既会玩高雅艺术,懂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又是贤妻良母,会生孩子延续香火,虽是白发红颜,但一树梨花压海棠也是美妙的。

至于说王朝云是艺伎的这种身份,我想zhongguo文人其实都是不在乎的。艺伎特别是歌妓,对于当时的诗发展成词,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因为词是唱的,也就是今天的流行歌曲。从这个意义上讲,苏东坡、柳永包括皇帝如李煜、宋徽宗,都是那个时代顶尖的流行歌手。

 

 

当时王朝云还是西湖边上一个歌舞厅的跳舞的小女孩,生性洒然不拘行迹的苏东坡,一日在西湖宴饮时,遇见了轻盈曼舞的王朝云,或许,他真的与王氏缘深。那时她形容尚小,只12岁,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虽身量不足,却别有一段自然的媚态。他看得入神,觉得这个女子仿佛在很久以前就见过,碍于身份又不好露的太明,只淡淡一笑而过,心思却有一缕总被绊住了。但在游船之后的宴会上,他又碰见了王朝云,这一次,苏轼的一双眼再也离不开换了素妆的王朝云了。与他同游的朋友看出了其中的门道,纷纷要求他赋诗。于是苏轼道:水光潋滟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两相宜。这就是那首传唱千古的《饮湖上初睛后雨》。朋友轰然叫妙,已解其意,便有人暗中将王朝云买下,送至苏府,这时王朝云尚不解其意,她太小,不明白这些大人们拽文的奥妙,可是数年后,她却在苏轼和苏夫人的调教下,成了一名识词解意的“如夫人”。那一年,他已是40岁的中年男子了。

 

 

杭州对于苏东坡来说,只不过是旧地重临,杭州百姓沿路焚香鸣炮欢迎他们所爱戴的父母官。为了不负众望,在王朝云的枕畔细语中,苏东坡此次前来,立意要为杭州的百姓做下几桩有益之事。当时,恰逢江浙大旱之年,杭州一带饥荒与瘟疫并作,于是,苏东坡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贡米;同时广开粮仓、设点施粥,大济灾民;还调遣了大批民间良医,免费为灾民诊治疫病;并淘挖深井、引水灌溉,帮助人民度过了大灾之年。在任期间,他十分重视整修西湖,取湖中所积葑草、淤泥堆筑成堤,以沟通南北;广种菱角、荷藕于湖中,使葑草不能再生;沿堤遍植芙蓉、杨柳,春秋佳日,花开如锦,绿绦拂堤,人行其上,犹如置身于画中。这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不但便利了交通,美化了湖景,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湖水的淤塞,保护杭州城不受江潮的肆虐,确实是为杭州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的德惠,给这条长堤取名为“苏公堤”,这里面难道没有贤内助王朝云的一份心血吗?

 

 

这个十二岁进门的丫头几十年来侍奉在他左右,在他最得意时,在他最倒霉时,都誓同生死。面对比自己大许多的丈夫,朝云的生死相从不是源于刻骨铭心的敬和爱又是什么?她固然聪颖不凡,才能当得上他的解语花,他的“如夫人”,要知道苏东坡可是横绝百年的男子,天资卓绝的才人啊!难道这样的男人不足以托付一生吗?

 

 

《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苏轼和妾朝云在花园闲坐。正值秋霜初降,落叶萧萧之际,苏轼凄然有悲秋之意,吩咐朝云拿酒来,唱《蝶恋花》词。朝云还未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她为什哭,朝云说:“我最怕唱到词中‘枝伤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却又伤春了。”王朝云她如何能不伤感?所谓红颜薄命,自古女子皆是如此,特别是多情女子。要知道这首词可是东坡专给朝云写的啊!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多情却被无情恼,每一个女子对东坡必然是多情的,但是她们却大多是薄命的。她唱《蝶恋花》凄然不成歌,是因为她体味到了其中所包含的旷达与感伤相杂的情怀。正是明白他是那样豁达宽和的人才替他伤感,他实在不该受这样的磨难。朝云待东坡亦如黛玉待宝玉,世皆言黛玉爱哭,却不知她的泪总是为怜惜宝玉而落,不是为了自己,朝云也是一样的心思。我想东坡是明白的,不久,朝云病亡,苏轼终生不再听这首词了。

 

 

王朝云在惠州又为苏东坡生下一子,取名干儿,因产后失调,身体十分虚弱,终日与药为伍,总难恢复,于是就皈依佛门,拜比丘尼义冲为师,天天诵经求佛,也不见效。不久便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临终前她执着东坡的手意蕴深长地说:“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象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这番话并不只是她皈依佛门后悟出的禅道,其中寓藏着她对苏东坡无尽的关切和牵挂,生前如此,临终亦如此。”

双鸿远游,失伴成只。对朝云的怀念日日结聚在苏东坡悲寂的心头,夜里就化为幽梦,他夜夜见朝云来侍,而且为年幼的干儿授乳,总看到她衣衫尽湿,询其原故,答道:“夜夜渡湖回家所致。”苏东坡醒后大为不忍,于是兴筑湖堤横跨湖上,以便朝云前来人梦,此堤也被后人称为“苏公堤。”堤成之日,当夜就梦见朝云来谢,音容笑貌一如生前。这时的苏东坡已是心身极惫,生活中只剩下对往昔的回忆和怀念了,就写了一首《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与王朝云的感人爱情就这样在词当中演绎了。

其实,苏轼最值得研究的可能还是诸如“大江东去,浪淘尽……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这样的豪放,但是,基于种种缘由,就只说这么多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