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文化鸡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傅佩荣:何谓“学而时习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学者荟  作者:傅佩荣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傅佩荣(1950年12月16日—),汉族,祖籍上海,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师从余英时),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古代的“子”是对老师、长者的尊称,就好像称呼“您”一样,譬如:孔子、老子、荀子等。《论语》中出现的“子曰”,专指孔子说的话,所以直接译成“孔子说”。

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

何谓“学而时习之”?一般译为“学了以后时常练习”,但是“时”字在古代不作“时常”解,而是指适当的时机,好比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样。“不亦说乎”的“说”字,通“悦”字,指发自内心的高兴。

“学”的内容总体而言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具体而言,包括五经(《诗》、《书》、《礼》、《乐》、《易》)以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五经”的“经”即指永恒的道理,《诗经》代表文学;《书经》代表历史;《礼经》代表社会科学,有很多详细的生活规范;《乐经》代表艺术;《易经》代表哲学。这些就是古代的人文学科。生活的基本规范就在“五经”里,所以说是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就学的方法而言,要配合思(主体的反省与理解),以求温故知新,活学活用。就学的目的而言,是要增益德行,成为君子。

孔子的“学”有三点内涵:

一、学习古代的知识与技术。为什么五经、六艺里都有“礼”、“乐”呢?因为礼、乐既有理论的部分,也有操作的部分。譬如,学礼的最终结果是要能真正执行礼仪,像宗教祭祀或丧礼,都有具体的操作过程,需要学习和实践。乐也是一样,学了音乐理论之后,还得学习演奏乐器。六艺就是六种技术,都是基本的技巧。在古代社会,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大学教育。春秋时代,平民子弟学了五经、六艺,就是人才,很多诸侯国或大夫之家会聘请他们担任家臣。

二、“学”要配合思考。譬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学习的同时配合思考才能把知识彻底掌握。“温故而知新”,重新再读学过的知识,有了新的体会,才能担任老师。为师者必须将个人的心得融入教学中,如此学生学习之后,才能对生活有所帮助。

三、学习与行为有关。学习可以改变人的行为,譬如,《论语》有几处提到好学的人,其中以颜渊最得孔子的赏识,他说颜渊的好学是:“不迁怒,不贰过。”与人产生争执,即使满腔怒火,也不会把怒气发泄到另一个人身上;并且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说明学习有一种改造人的效果。颜渊好学的表现为“不迁怒,不贰过”,也就是表现在日常行为中。

所以,孔子的学有三点特色:一是老老实实学习古代的知识与技术;二是学与思配合,得到个人的体会;三是学习要能改变行为,这才是所谓做人处事的道理。

由此可知,孔子的“学”是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

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

“乐”是外在显示出来的快乐。古代的交通不像今日这么方便,朋友从远方来拜访,心意十分难得,因此分外觉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南宋的哲学家陆象山说:“东海有圣人出焉,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绝不是dang同伐异,而是追求人生的理想,因此相聚就会快乐。总之,“学而时习之”较重视个人的自我要求,“有朋自远方来”,就开始有朋友间的互动。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学问有成,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声望,不为人了解,却不因此生气。因为求人不如求己,时机尚未成熟,即使学问再好,也无法要求事事都依照自己的方式来做。

“君子”在古代是指君之子,也就是zhengzhi权贵的子弟,或指有官位者。有官位者又分为几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此外,庶人是人数最多的阶级。天子只有一个,就是周天子。诸侯是指天子分封的七十一国,其中又分大国、次国、小国,大国方百里,次国方七十里,小国方五十里。第三个是卿大夫,在诸侯国当政的人。士就是读书人,包括文士、武士。

孔子保留了这种用法,同时更强调以“君子”代表学行兼备的有德之人。因此,君子成为儒家的人格典型,泛指有理想、有原则,不断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人。

本章强调,首先要自己努力学习,其次与朋友互相呼应,然后在学习有成而未受重视时,可以坦然自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