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文化鸡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特稿|重新认识教育传统 名家共论中国教育突围之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凤凰网国学  作者:田超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6月20日下午,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系列首场高峰论坛“zhongguo教育:从传统文化寻找突围之道”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杨东平、龚鹏程、朱小健、朱汉民、徐勇、朱翔非等专家学者同台论道,回望zhongguo教育传统,从传统文化出发把脉zhongguo当代教育的症结,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论坛上,还首度公布了《国学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正式揭晓了“国学青年”城市TOP5、国学青年最爱的诗人等亮点内容。

(本次论坛部分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由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和一点资讯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zhongguo训诂学研究会会长朱小健首先做开场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做开场致辞)

龚鹏程:通识教育缺失,现在很少有人谈论“师道”了

在接下来的主旨演讲环节,著名学者龚鹏程围绕“重新认识zhongguo教育传统”的主题,澄清了百年来人们对古典教育传统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并从世界教育史的坐标出发,客观评述了zhongguo教育传统的意义及其独特之处。

(著名学者、教育家、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汉学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做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龚鹏程表示,古代教育是以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而不是如今职业、分科产生的教育。“孔子说:‘君子不器。’现在,每个君子都是‘器’,没有通识人才,现在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学古代,而是学西方,比如美国、日本和苏联。在现实条件中,科系划分导致每个科系不可能投入最精锐的教师队伍去教授通识教育。教育传统的失落,有社会、国家、体制的问题,也有我们自己的问题。”

另外,龚鹏程还特别谈到了“师道”的问题,他说:“我们现在的老师是教员,过去的老师是聘任制。在我读书的时候,一个系主任要去每一位老师家里送聘书的,最早是校长送,后来老师太多了,系主任要去送聘书。那现在都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我在北大上课要查堂,他们说,你为什么不在?不在要扣钱的。后来老师们不理他们,他们就扣系主任的钱,扣副系主任的钱,诸如此类。因此我们要尊重老师,另一方面老师也要自尊,自尊的道理在哪里?所谓‘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你只是记住一些知识,然后拿出来教学,这个东西不足以作为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定要显示老师的价值。”

龚鹏程回忆道,他小时候,老师们到任何地方去,如果人们听说是老师,所有的相亲父老神情就谨肃了,非常尊敬。“现在社会上没有人看重老师了,我们的教育传统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国家层面的,有社会层面的,有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有教育制度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我们不断的自我反省和呼应,能够让我们的教育跟传统教育在精神上,或者做法上能够有更多的结合,也许将来我们的教育还有重新回春的日子。”

《国学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公布,国学青年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

在数字阅读高度发达、移动互联网产品琳琅满目的年代,多少青年人关注国学?年轻世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何在?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来自一点资讯的甘露女士现场首度分享了《国学青年阅读大数据报告》,这份报告是以时年18至36岁的青年为统计对象,根据一点资讯全网平台用户大数据形成。

(一点资讯全国营销中心总经理甘露分享数据报告)

这份报告显示,关注“国学”领域的男性用户接近8成,而女性用户仅有2成。甘露说:“我们通过这些数据发现,当代的国学青年跟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国学爱好者不太一样。他们除了关注国学频道,他们还关注跟国学看似毫不相关的频道。比如关注京剧的用户,他们也关注英剧,而关注汉服的用户同时也关注时尚,关注书法的用户,也会去关注设计。”

甘露举例表示,现在有一位很火的80后国学青年代表叫李东海,“他将自己称为非实验书法艺术家,他被别人看作是搞书法的,但他认为自己不是书法家。我们都说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他的作品锋芒毕露,展现出一种非常激烈的情绪。同时他本身也是一位大学教师、唐卡画师,他对国学的传承可能体现在他的作品里面。”

在国学青年的地域分布中,广州、成都、北京、杭州、南京成为最为集中的五大城市。同时,不同地域的国学青年,对国学的关注点也有着差异化,比如广州青年更关注中医、气功等实用课程,而成都青年则更关注诗词、对联等文学创作,南京的青年则更关注《三字经》等早教课程。

在国学青年最喜欢的古诗词作者中,有十位唐宋诗人上榜,其中杜甫、李白和白居易位居前三。这些诗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必然是他们备受关注的关键,但同时不得不承认,以娱乐化的方式关注经典内容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特色,比如红极一时的“杜甫很忙”便是其中之一。

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人”从教育中消失了

在最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大家围绕“教育传统有何值得重视之处”、“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体制之间的关系”等系列话题展开谈论。

(凤凰网文化中心总监、国学频道主编柳理主持圆桌论坛)

论坛由凤凰网文化中心总监柳理主持,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徐勇、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朱翔非四位嘉宾共同剖析探讨当下教育面临的症结与困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言)

论坛中,杨东平表示:“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把同学变成竞争敌人,人从教育中消失了,只有技术,只有考试,没有人,这是今天zhongguo教育乱象的核心问题。当教育远离了人,就成为‘失魂落魄’的教育。”

(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发起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朱汉民发言)

朱汉民则表示:“无论是晚清教育改革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教兴国’,作用都非常重要,但也有其问题:所谓教育,是要培养人完善的人格,有内在的德行,有兼具天下的情怀。而如果将教育变成工具理性的科学zhuyi,zhongguo传统人文zhuyi的教育精华就没有得到充分的继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zhongguo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徐勇发言)

在徐勇看来,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注重规模,很多院校规模很大,“但是zhongguo传统教育,无论是私学,还是官学,无论是私塾,还是书院,它的规模都非常小。zhongguo明清时期特别严格,明清的府学只有40人,会控制规模,除非某个人在某个地区有很大的贡献,可以为他的家乡增加一个,整体上控制得很严。但现在的教育规模越来越大,我班上的学生,一个学期下来我都叫不来名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说学习zhongguo传统教育,这种规模小、人数少、师生朝夕相处的方式,是可以借鉴的东西。”

(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孔阳国学工作室创始人朱翔非发言)

提到现在青少年的国学教育话题,朱翔非认为,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没有专职的国学老师,“比如说教《论语》的老师,有很多老师原来是教历史、zhengzhi的,可能校长说,你要有点时间,你就干脆当国学老师吧。真正的高校毕业的专业学生,到学校中小学里面去当国学教师的我估计很少,或者是几乎没有,这是一个问题,这是当务之急。”

背景链接:

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由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出任总顾问,全国政协常委、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担纲组委会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zhongguo哲学史学会、zhongguo训诂学研究会、zhongguo比较文学学会、zhongguo秦汉史研究会、zhongguo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zhongguo孔子基金会等八家机构作为学术支持单位。

两年一届的国学大典,坚守“致敬国学、亲近国学、重建斯文”的理念,旨在推动海内外华人共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守护全球华人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家园。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国学大典将组织评选全球华人国学奖,包括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等三大重奖,并举办百场人文讲座和平行论坛,以及国学进校园、国学创意游戏、游学体验等活动,以更时尚、更多元的方式探索国学传播与文化创新的路径。而作为活动最高潮的颁奖盛典,将于10月在北京举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