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文化鸡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谭嗣同的《仁学》构建了怎样的哲学体系? 他的“仁”与孔子的“仁”有什么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抗战影像史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zhongguo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谭嗣同

 

谭嗣同是zhongguo近代改良派的zhengzhi家,思想家。字复生,号壮飞。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于1897年曾经协办过开矿筑路等新政。他在百日维新中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并且积极推行新法。 他的伦理思想依托zhongguo思想史上关于“仁”的学说,主要宣传现代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民权说。

 

《仁学》

 

《仁学》是清末维新派谭嗣同的代表作。这一本书于1896年到1897年间写成。最初在日本横滨的《清议报》上连载。《仁学》一书中杂糅了道家,佛家,儒家,墨家各家的思想。也包含西方自然科学,社会学说以及宗教思想等内容。它构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谭嗣同的“仁”与孔子的“仁”有本质上的区别。谭嗣同的“仁”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仁”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并且将他的哲学称之为“仁”学。世界统一在“仁”的基础之上。世界的发展和灭亡都是“仁”的作用。与老子的“道”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老子的“道”是形而上学范畴的存在。而谭嗣同的“仁”是具有唯物性质的存在。在“仁”的基础上,谭嗣同宣称他根据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变化的现象,批判泥古不化的守旧思想。并且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将zhongguo封建社会的"三纲五伦"作为批判对象,号召人们冲破封建纲常伦理的网罗。在“仁”的基础上,谭嗣同提出了“通”。“通”可以分为“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和“人我通”等几个方面。“中外通”是向西方学习。包括“通学”、“通政”、“通教”、“通商”,分别是指是向西方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zhengzhi学说,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zhengzhi,基督教的传教方式,以及物质技术。“上下通”,是要消除“君民相隔”,实行君主立宪;“男女内外通”,是要求男女平等,具体内容包括废止妇女缠足和设立女子学堂。“人我通”是指“无人相,无我相”他宣传平等和民主的思想。在书中宣传资产阶级的ziyou,平等和个人的“自决之权”。在如何解决民族危机的问题上,谭嗣同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挽救zhongguo的命运。

 

谭嗣同(左二)与长沙时务学堂教习合影

 

谭嗣同的“仁学”不是形而上学的哲学,具有一定的唯物zhuyi性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仁学》一书在晚清的思想界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解放思想、冲破封建思想网罗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批判封建社会以及启蒙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存在着唯心zhuyi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王晗《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简述谭嗣同《仁学》中的启蒙思想》

2.郭亚平《兰台世界》2014年25期 《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仁学哲学”思想探析》

3.姚曙光《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1期"仁--通":谭嗣同《仁学》的精髓与主旨

华 兴 春 秋

小编 :闫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