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明品生活 » 仪礼习俗 » 文化鸡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杜甫《春望》的多种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丁启阵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古典诗词,新鲜解读】

杜甫《春望》:国难时期春天的悲歌

丁启阵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一般认为是至德二载(757)年春天。

安史之乱爆发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三个年头,第二个春天。乱发前一月刚刚得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职位(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锁钥的从八品下小职位)的杜甫,天宝十五载七八月间得知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即位(史称肃宗),把妻子儿女安置在三川县(在今陕西省)友人处,自己孤身经芦子关投奔灵武。不幸的是,途中被叛军捉住,押回长安。当年八九月至次年(757)三月,杜甫身陷被乱军占领的长安城中。这年四月,杜甫伺机由金光门逃出长安,在凤翔“麻鞋见天子”,官拜左拾遗。可见,杜甫在长安城中困居半年之久。

2

国,一般认为指长安,意思是国都。我认为,虽然“国”字古汉语中的确有指“国都”的用法,但从杜诗语言的出典(《战国策·齐策》“国破君亡,吾不能存。”)、唐诗中“国”字尤其是“国破”、“破国”等词语的使用情况以及《春望》诗上下文(国字对应城字)、国中包括“山河”等情况看,这个“国”字,还是解读为“国家”更好一些。

花溅泪,有说指愁人眼泪滴落到花瓣上。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花溅泪,言花上溅滴愁人的泪。”我认为如此解读过于质直,有违诗意。颔联是拟人手法,意思是:仿佛花朵都懂得感伤时事,流出眼泪;仿佛鸟都懂得厌恶离别,发出哀鸣。溅泪,指的是花瓣上的露水滴落地上。有人可能会觉得,溅应该是“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的意思,不是滴落的意思。其实,古汉语中,溅是有滴落用法的。《拾遗记》:“汉献帝为李傕所败,后以泪溅帝衣。”溅不是常见的“滴落”、“滑落”,而有喷射而出的意思。我看见过小孩子痛哭时眼泪喷射而出的情形。由此可见杜甫用词之讲究,观察之细致。

连三月,前人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说指至德二年的春季三个月,一说指从至德元年三月到至德二年三月。仇兆鳌、谢思炜等持前说,浦起龙、萧涤非等持后说。仇兆鳌《杜诗详注》:“三月者,指春季三月。”浦起龙《读杜心解》:“谓乱后两逢三月。”两种说法,都是从语法上分析的,前者相当于“连着三个月”,后者相当于“连着两个三月份”。从史实上看,两种说法都不对。安史之乱如果从爆发算起,到至德二年三月,已经有一年零四个月;如果从攻破东都洛阳算起,已经有一年零三个月;如果从攻进长安算起,已经有九个月;如果从杜甫跟妻子儿女分开算起,已经有半年。这期间,烽火连绵,战事不断。

我这里尝试提出一种不同于前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无论是从史实(烽火),还是从诗歌上下文看,都应该从“国破”算起,即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与河北保定之间)起兵反唐的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算起。这样一来,“连三月”,就只能解释为“烽火一直延续到三月份都没有熄灭过”。仇兆鳌《杜诗详注》所引王勃的《仲春郊外》诗,“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也不妨理解为“春天的垂柳、花卉等景物一直延续到了仲春三月,风光远胜四邻”。至于《史记》中的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则是指火烧了三个多月。

3

诗歌结构,如仇兆鳌所说,前四句,“春望之景,睹物伤怀”;后四句,“春望之情,遭乱思家”。

一二两句,字面意思是:国家破碎了,山河仍在;城中到了春季,草木茂盛。但是,杜甫的诗歌艺术不会是这么直白简单的。有如司马光所指出,杜甫有言外之意,即“言山河在,明无馀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见《温公续诗话》)就是说,杜甫这首诗的基调是无比沉痛的,既不是满不在乎,也不是自我宽慰。

三四两句,可以有不同理解。司马光:“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温公续诗话》)说的是:人见花开落泪,人闻鸟啼伤心。也有人借用“移情说”,称诗人因为感伤时事,把花瓣滴露看做花朵流泪,把鸟儿啼鸣听成鸟儿惊悸。二者相比,当然以后者为优。

仇兆鳌引赵汸:烽火句,应感时;家书句,应恨别。同时,家书抵万金,又是因为烽火连三月而来的。

4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元人方回称赞它是“第一等好诗”,清人纪昀也说它“语语沉着,入口不厌”。(《瀛奎律髓汇评》)

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首先跟诗句精警峻拔有关系。八句诗,前六句都是家喻户晓的名句。尤其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写尽了战争时期亲人之间牵挂之情的殷切,为人们所乐意引用。更重要的是,诗中感情的强烈动人。方回说:“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瀛奎律髓汇评》)

我认为,还有一点需要指出:诗歌的语言充满了张力。跟《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一样,这首诗的结构也是开篇宏大(国、山河),收束微小(白头、簪)。跟《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一样,诗句之间,景物忽大忽小,亦实亦虚,令人惊诧,激动不已。

2018-7-5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