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保健常识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心脑血管疾病要未病先治_人群-脑血管疾病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根据卫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根据卫生部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将近300万,占全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对此,东城中医院心脑血管疾病专家郝剑平称,尽管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但是该疾病、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中老年人是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正在饱受脑血管疾病的困扰,但是每当人们提及脑血管疾病时,大众对该疾病并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认识。其实在中医里,医生习惯将急性脑血管疾病统称为脑卒中,也就是中风。“在中医学里,我们习惯将中风分为内风和外风两种,所谓内风,即患者无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言语沟通,邪气已经进入人体的经络和脏腑;而外风是指患者已经出现了耳鼻眼歪等表现特征。”郝剑平称,与外风相比,内风要更为严重。

  据了解,如今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中风的高发人群,但并非所有的中老年人都是中风的高发对象。其中,身体素质不佳者;高血压久治不愈者;长期郁结于心、易失眠者;身体血液循环不畅者;胆固醇指数偏高者;痰湿体质者(痰湿即脾胃虚弱、湿气较重);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有中风家族史者,都是中风的高发人群。郝剑平告诉笔者,有上述症状者一旦遭遇情绪不稳、急怒攻心等外界诱因时,极易引发中风。

  所以保持稳定良好的生活状态、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愉悦健康的心理状态、适当的户外运动,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来说至关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尤其注意饮食习惯,切记规律生活,不要暴饮暴食、熬夜晚睡。

  开窍理气是中医治疗关键所在

  脑血管疾病的病灶位于人体的大脑部位,西医认为,一旦患者罹患了脑血管疾病,则意味着此人的脑血管已经出现硬化,所以,预防脑血管硬化是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所在。

  笔者通过郝剑平的介绍了解到,想要预防脑血管硬化,首先要补充人体正气,像黄芪、党参等中药药材,都是补充正气的常用药材。第二,补充完正气以后,还要为身体补血,像中医时常提及的四物汤,就是很好的补血汤药,另外如八珍汤,也有补气补血的良好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猪血、鸭血等食物也有补血功效,但是单纯的食疗只能对患者起到辅助治疗的效应,食疗没有办法代替药品。第三,在补气补血以后,医生需要借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中医汤药,帮助患者健脾化痰(即消化掉人体血液里的浊气和痰浊),因为一旦人体内的浊气聚集时间过长以后,它们容易对脑血管起到堵塞作用。第四,在健脾化痰以后,医生接着需要帮助患者活血化淤,像中医汤药血府逐淤汤药、水蛭等,都是活血化淤的良好食材。第五,活血化淤后患者还需进一步补肝肾,中医认为肾器通于脑,一旦肾器出现问题,病症将直达大脑。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补肾呢?是先补肾再养肝、还是补肾养肾同时进行,这一点还需因患者实际情况而异。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认为补肾分为补肾阳和补肾阴,补肾时应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要阴阳调和,切勿过犹不及。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开窍理气。郝剑平称,一般情况下,他会采用具有芳香化湿疗效的中药帮助患者理气化湿,刺激大脑神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大脑功能。

  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需未病先治

  然而对于脑血管疾病而言,预防比诊治要更为重要。所谓预防,即未病先治。那么都有哪些人需要未病先治呢?

  郝剑平表示,人至中年以后、身体体质逐渐下降的人群;有高血压家族史、或者本身罹患高血压的人群;日常生活中经常无意识流口水的人群;有顽固性头疼的人群;失眠多梦、睡眠质量差的人群;罹患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有顽固性便秘的人群,都需要未病先治。

  一些人对自己身体出现的某些表象特征不够重视,例如顽固性便秘,有些人就会认为这是小事,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的脏腑功能会相对减弱,再加上有些人生活没有规律、饮食结构不够合理,就可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便秘时为了排便人们往往会愈发使力,这时就会造成人体内负压增高,如果此人的血管本身就比常人偏脆,那么他的血管就会有爆裂的风险。

  郝剑平强调,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就是做好动脉硬化的预防工作。中医治未病就好似在做一道加减法,不是遇到血压高的患者,就要让患者服用降压药;遇到眼睛干涩不适者,就要让其服用明目药。对于中医而言,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特征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而不仅仅是标准化地治疗脑血管疾病。(记者祝凤岚)

  ■小贴士

  预防心脑血管病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饮食

  限制过多热量的摄入,多吃粗粮食物,以增加人体内复杂糖类和纤维素的含量。并且对于糖分的总摄入量应该保持在60%-70%之间。限制脂肪的摄入,可以适当食用少量的瘦肉、家禽或是鱼类,并且脂肪的总摄入量应该保持在30%以下。限制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要保持在300毫克以下,尽量不食用动物内脏,因为动物内脏属于高胆固醇的食物,有些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含量甚至超过了3000毫克。控制蛋白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含量也不宜过高,可以通过牛奶、酸奶、鱼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

  2.适当运动

  运动量减少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适当运动,但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一般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不宜在冬季运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血管容易收缩或发生痉挛,会使血管变得很细,引起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心情愉悦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可通过下棋等方式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4.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祝凤岚)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