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健康教育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广东将成“网约护士”试点_互联网-医疗机构-试点-工作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试点时间为今年2月至12月。这一方案被通俗地解读为“网约护士”工作方案,更有人笑称是“滴滴打针”服务。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尽管国家的工作方案才刚刚出台,近年来广州已有行业组织探索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和依托互联网的预约护理服务。根据实践经验,业内人士认为,人力瓶颈、

核心提示:广东将成“网约护士”试点-护士,护理,服务,互联网,医疗机构,工作方案,试点,上门,患者,广州,需求,院内,医院,评估,老人,风险,情况,实体,病区,国家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试点时间为今年2月至12月。

这一方案被通俗地解读为“网约护士”工作方案,更有人笑称是“滴滴打针”服务。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尽管国家的工作方案才刚刚出台,近年来广州已有行业组织探索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和依托互联网的预约护理服务。根据实践经验,业内人士认为,人力瓶颈、安全风险和激励机制是“网约护士”服务能否大规模推广的关键。

文/全媒体记者伍仞

方案明确:

由实体医疗机构派出注册护士

本次工作方案,明确了“网约护士”的提供主体,是实际确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已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的实体医疗机构(以下简称“试点医疗机构”),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派出本机构注册护士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从机构内延伸至社区、家庭。派出的注册护士应当至少具备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能够在全国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

“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重点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在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前对申请者进行首诊,对其疾病情况、健康需求等情况进行评估,经评估认为可以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可派出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护士提供风险低、易操作的护理服务。

实际上,在工作方案出台前的几年,由社会力量主导的“网约护士”平台就已经在国内出现。记者打开手机应用市场,轻易就可以搜索到多个网约护士的APP。

广州护理学会理事长张积慧认为,该试点工作方案出现之前,各种网约护士平台就像“散兵游勇”,缺乏统一规范,如今方案出台,标志着这一服务形式获得了国家认可,同时也将更加规范。根据广州市“9064”养老模式,广州有90%的老人将居家养老,6%的老人在社区老人,另外4%老人在机构养老,上门护理需求旺盛。对于医院来说,现在护理服务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把从医院到患者家中这“最后一公里”的空白覆盖上;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去年开始试点的社区护理站,如今即将试点的“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的选择将越来越多,对于有相关需求,尤其是需要长期护理的患者来说,无疑也是好消息。

推广“网约护士”有三大关键点

方案中所提到的网约护理服务的实质,是护理服务依托网络预约平台向社区、家庭延伸。张积慧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广州居民对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广州护理学会已经对上门护理服务进行了探索。2017年3月,该学会向第四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申报了《红棉天使行动——广州护理学会社区老人延续护理技术服务》项目获立项资助,当年开展社区老人健康评估450例,与其中50多例患病老人及家庭签订服务协约,开展了300多人次的护理技术服务和患病老人照护者技术指导。张积慧表示,根据探索的经验,网约护理服务要推广,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关键点一:人力瓶颈

“按三级医院设置标准,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与护士之比不应低于三1∶0.4,可是即使我们有的病区配到1∶0.45,遇上护士休产假什么的,照样不够用。”某三甲医院护士长告诉记者,由于不少在岗护士处于育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怀孕生子休产假的护士更多了,“这个病区来要人,那个病区也来要人,真是让我很‘头痛’”。

张积慧表示,从人员配置数字上来看,医护比、护患比都能达到三甲要求,可是和全国许多大城市一样,医院里的护士人手还是紧张。而且,工作方案所要求的5年以上经验、护师以上职称,在医院本来就是中坚力量,负担繁重的院内护理工作,是否还有时间和精力兼顾上门服务?

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在2014年推出APP,提供“网约护士”服务平台。其会长吴育雄认为,“网约护士”要推广,必须首先增加护理人才供给,“医院护士需要值夜班,有部分在结婚生子后为了照顾家庭就离职了。但是她们的专业技术还在,有部分可能还愿意利用‘碎片时间’来进行一些护理服务。还有一些年纪不大就退休的护士,身体许可的话也可以‘发挥余热’”。

张积慧也注意到,一些执业护士不愿意被全职工作所限制,可是根据目前工作方案,“网约护士”需要在实体医疗机构注册,“假如‘网约护士’进一步推广,发现实体医疗机构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也不能满足群众需求,通过行业协会把社会上的这批护理力量聚拢起来进行培训和管理,使他们成为护士中的‘自由职业者’,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她还认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运用,比如可监测病人心跳、血压并可让护士远程监控的可穿戴设备,也是未来缓解护理供需矛盾的出路之一。

“即使同样年资、职称的护士,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工作,能力也可能有参差,这就需要试点医疗机构在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等规范院内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对上门护理服务进行同质化管理。”张积慧说。

关键点二:安全风险

“护士上门为患者服务,有可能会需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她的压力和院内工作相比是成倍增加的。”张积慧认为,首先,是医疗质量和安全风险的挑战。病人病情变化,护士不像院内那样有同事、医生的协助,医疗纠纷的风险也会更高。

记者留意到,国家的工作方案要求,为了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试点医疗机构需要在首诊时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上门护理服务项目以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为宜。要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等,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而从保障护士安全的角度来说,张积慧表示,试点医疗机构首诊时对患者疾病情况、健康需求等情况进行评估之外,首次上门时对患者家居环境和家庭成员的评估同样重要。

“工作方案规定‘网约护士’必须为实体医疗机构的注册护士。那么,医疗机构对护士的人身安全应负有责任。工作方案明确了提供服务的主体后,相信能为护士解决后顾之忧。”吴育雄认为。工作方案则规定,试点医疗机构或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应当按照协议要求,为护士提供手机APP定位追踪系统,配置护理工作记录仪,使服务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配备一键报警装置,购买责任险、医疗意外险和人身意外险等,切实保障护士执业安全和人身安全。

关键点三:激励机制

工作方案指出,要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价格和支付机制,结合实际供给需求,发挥市场议价机制,参照当地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综合考虑交通成本、信息技术成本、护士劳务技术价值和劳动报酬等因素,探索建立价格和相关支付保障机制。

张积慧坦言,上门护理服务的价格收费不好定,“目前医院护士的工作负荷本来就大,定价太低,影响护士上门服务的积极性;但如果定得太高,增加了患者尤其是需长期护理者的负担,和院内护理服务定价差异大,也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业内人士建议,“网约护士”服务在收费上要有相关配套政策跟进,把上门护理纳入医保范围,医保统筹基金可以报销一部分,或者允许患者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中的金额来支付,让“网约护士”这一新兴服务形式能持续地开展下去。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