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健康教育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儿童口腔健康从减糖限糖开始_乳牙-龋齿-蛀牙-摄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妇女报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编者按我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且两个年龄段的龋患率都是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龋齿患病率上升明显。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口腔疾病与食用糖的消耗快速增长有重要联系。专家指出,糖是导致儿童蛀牙的重要因素,零食、碳酸饮料的摄入增加了龋齿患病风险。调查还显示,城市每天吃糖及甜点心次数多于2次的儿童占12.5%,农村每天吃糖多于两次的儿童占15.1%。有研

核心提示:儿童口腔健康,从减糖限糖开始-儿童,口腔,龋齿,健康,乳牙,饮料,吃糖,摄入,蛀牙,刷牙,添加,孩子,率为,牙齿,流行病学,恒牙,农村,控制,城市,口腔疾病

编者按

我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 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 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且两个年龄段的龋患率都是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龋齿患病率上升明显。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口腔疾病与食用糖的消耗快速增长有重要联系。专家指出,糖是导致儿童蛀牙的重要因素,零食、碳酸饮料的摄入增加了龋齿患病风险。调查还显示,城市每天吃糖及甜点心次数多于2次的儿童占12.5%,农村每天吃糖多于两次的儿童占15.1%。

有研究表明,将糖的摄入降低到5%以下,就可以把蛀牙风险最小化。专家提醒,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儿童日均消费添加糖的量应控制在6茶勺约25克。此外,让孩子学会使用含氟牙膏认真正确地刷牙,也可以使龋患率下降25%-40%。

“到2025年,要将12岁儿童龋(蛀牙)患率控制在30%以内,在中小学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减少孩子含糖饮料、高糖食品摄入”。这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的目标。《方案》同时还倡导“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让孩子们都有一个健康的口腔。

我国儿童5岁乳牙龋患率为七成,12岁恒牙龋患率为三成,就诊人数仅四成

儿童龋患率是反映口腔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2015年,我国开展了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儿童龋患率调查显示,我国 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平均龋齿数为4.24颗,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平均龋齿数为0.86颗,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两个年龄段的龋患率都是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龋齿患病率上升明显。调查数据还显示,因预防口腔疾病和咨询检查就诊的比例分别为40%、43.2%。

由于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早,3岁儿童有一半已经发生龋坏且农村儿童龋坏程度重于城市儿童,近一半儿童做不到每天刷牙,绝大多数龋齿都没有得到治疗等问题,此次《方案》的发布特别呼吁关注儿童口腔问题。

儿童龋患率上升,都是吃糖惹的祸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青少年口腔疾病与食用糖的消耗快速增长有重要联系。在生活中,到处都充满添加糖——无论是餐桌上的食糖还是果糖糖浆和蜂蜜,都可能会添加在糖果、饼干、蛋糕、冰激凌和各类馅饼之中,让孩子们无处可逃。有关部门做过一个测算,一个糖霜甜甜圈可能含有23克的添加糖;一碗不同品牌的麦片可能会含有1-12克添加糖;一杯苏打水则含有33克添加糖。调查表明,世卫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取的糖不应超过25克,而我国平均每人每日的糖摄入量接近53.7克,儿童摄糖量更是高于这个平均值。

“糖是导致儿童蛀牙的重要因素”,南京儿童医院口腔科医生汤根兄表示,“门诊收治的很多学生口腔疾病患者中,不少都有喜欢喝饮料的习惯。”饮料中的酸直接对牙齿表面进行酸蚀和破坏,酸性越强,对牙齿的破坏越大。此外,饮料中的糖(如蔗糖、果糖、麦芽糖等)被细菌利用,发酵产酸,引起牙齿龋坏。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表明,将糖的摄入降低到5%以下,就可以把蛀牙的风险最小化。

因此,世界各国都在通过控制糖分摄入来控制青少年口腔问题。美国加州、纽约等地对含糖饮料征收10%的税,从而抬高售价和抑制消费。英国也在2018年开征含糖饮料税,针对每100毫升含糖超过5克的饮料加征专门税收,并将收入专款专用补助全国中小学的健康早餐、课后辅导以及体育活动经费。澳大利亚还专门禁止商家向儿童推销高糖的垃圾食品。

儿童保护牙齿,要学会科学吃糖控糖

由于过去十年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尤其农村地区的儿童正在经历十年前城市儿童的经历,零食、碳酸饮料的摄入增加了龋齿患病风险。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饮食习惯中:城市每天吃糖及甜点心次数多于2次的儿童占12.5%,农村每天吃糖多于两次的儿童占15.1%。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医师郑树国认为,家长很难做到不让孩子吃糖,关键是要科学吃糖,注意把握好儿童吃糖的频次和时机。有的孩子晚上睡觉之前偷偷吃糖,这样对牙齿影响最大,所以睡觉之前不能吃糖;另外,两顿饭之间,如果要吃糖,最好吃点甜食,建议在吃完以后再喝一点白水,这样可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同时每次吃糖的间隔时间要尽可能拉长,随着新的唾液分泌,酸性得到缓冲,PH值上升,牙齿得到再钙化的机会就不会产生蛀牙。

按照权威部门的推荐,儿童日均消费添加糖的量应控制在6茶勺约25克的推荐量,添加糖应限制在每日饮食摄入的卡路里的10%以内。

专家还提醒,预防儿童龋病,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刷牙。每天认真刷牙,用正确方式刷牙,用含氟牙膏刷牙,就可使龋患率下降25%-40%,和进行窝沟封闭的效果差不多。

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 ,可降低一半龋患率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名誉会长王兴介绍,面对学龄前儿童严重的患龋状态和严峻形势,我国乳牙龋防治工作关口前移,充分利用各种防治龋病的措施,加强低龄儿童龋的综合干预。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国家通过实施针对儿童采用窝沟封闭、涂氟治疗项目来实施预防儿童龋齿,目前累计为516.8万儿童免费进行窝沟封闭,为222.1万儿童免费局部涂氟,项目覆盖的县(区)12岁儿童龋患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较早、适龄儿童全覆盖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0%。

从今年开始将开展“减糖”专项行动,将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同时开展口腔健康管理优化行动,根据生命早期1000天、儿童、中青年(职业)人群、老年人重点口腔问题,分类指导,将口腔健康知识作为婚前体检、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孕妇学校课程重点内容,强化“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专家也提醒家长,儿童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石,完整健康的乳牙列能发挥正常咀嚼功能,保障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利于维持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科学帮助和引导2-6岁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家庭口腔保健的主要内容。

(责编:李轶群、杨迪)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