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幼卫保 » 健康教育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疫情“大考”孩子不能缺席_孩子们-疫情-家长-老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妇女报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疫情如急风骤雨,让整个国家都变得不平静。延迟开学、网络授课等一系列措施,将孩子们被拉长的这个假期变得非同寻常。要不要跟孩子们讲述这场战“疫”,用什么方式讲述,如何讲述……这躲不开的“连环三问”,亟待广大老师和家长解答。有些老师和家长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出发,选择对孩子屏蔽疫情的残酷,绝口不提;有些老师和家长不想过于强化疫情的影响,采取“佛系”态度,问就答不问就不说;更多的老师和家长则以此为契机,寓教于防控日常,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全民战“疫”,

核心提示:疫情“大考”,孩子不能缺席-疫情,孩子,孩子们,家长,老师,教育,讲述,缺席,培养,国家,教育厅,急风骤雨,灾难,科学家,自肥

疫情如急风骤雨,让整个国家都变得不平静。延迟开学、网络授课等一系列措施,将孩子们被拉长的这个假期变得非同寻常。要不要跟孩子们讲述这场战“疫”,用什么方式讲述,如何讲述……这躲不开的“连环三问”,亟待广大老师和家长解答。

有些老师和家长从保护孩子的角度出发,选择对孩子屏蔽疫情的残酷,绝口不提;有些老师和家长不想过于强化疫情的影响,采取“佛系”态度,问就答不问就不说;更多的老师和家长则以此为契机,寓教于防控日常,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全民战“疫”,将疫情变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健康的公民意识、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培养基”。三种迥异态度的背后,涉及一个重要命题:灾难,该不该让孩子们走开?

某些人认为,未成年人是娇弱的花朵,心理稚嫩,不具备承受苦难的能力,理应保护他们绝缘于风雨。“母鸡护崽”式的关爱固然初衷良善,但不一定能结出好的果实,反而可能成为孩子蓬勃力量的绊脚石。

要知道,世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不可能永远充满阳光,放眼自然界,哪一棵树不曾遭遇过寒潮、风雷、霹雳?雨打的小苗愈见茁壮,经霜的苹果更加香甜,人亦如此。过度保护,只会培养“懦夫”和“巨婴”;只关注自我,孕育出的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经历挫折,骨头里的钙质必然不够坚硬,撑不起大写的人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次战“疫”,事关整个民族,孩子属于未来,也属于现在,他们不应该缺席,也不能缺席。把课桌搬到社会,将疫情作为考题,涵盖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特殊大考,需要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认真作答。生与死,坚定与动摇,科学与谣言,无私与自肥,勇敢与怯懦,守望相助与以邻为壑,国家与个人,大义与小利……每一处填空,都是人生的关隘;每一次选择,都是灵魂的叩问。

永远不要小觑孩子的理解能力,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重要关头,他们捧出的答案往往超越了我们的预想。笔者认识一位妈妈,从一开始就告诉9岁的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很多人包括医生都失去了生命。有一天,孩子突然提出:“妈妈,我想把理想从当航天科学家改成研究病毒的科学家。”质朴的童言童语,让人不禁重温起这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疫情是“危”,但也是“机”。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日前那番讲话振聋发聩:“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学生们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地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往幸福的桥梁,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本质和追求。”

鲁迅曾说,“教育是要立人。”归根结底,教育并不是要培养独善其身的精英,而是明大义、辨是非、知善恶的正直的人,是“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人性之光。(莫兰)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