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道学仙山术 » 内功心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香港马伟焕谈“腾挪闪展”_腾挪-武艺-日本-香港-



核心提示:太极刀诀开头就有【腾挪闪展意气场,左顾右盼两分张…】等句。杨澄甫宗师传人曾如柏先生认为此刀诀为近代粗通文墨者似通非通之作。毕竟是疏于文字,经口传笔录。用字或有不确之处。【闪展腾挪】四字在近代武术书刊中,颇为常见。在【中华武术大辞典】中(人民体育出本社1990年版),更明确写着:闪展腾挪 武术基本技术要求。【闪】即闪避,闪躲;【展】即张开或者放开;【腾】即跳起或者跳跃的意思;【挪】是移动和行步的意思。…这些注释的确是针对以往不具体和抽

原题:香港马伟焕谈“腾挪闪展”
词频:腾挪,武术,武艺,日本,兵器,民间,盛唐,传统,技术,传统武术,冷兵器,明代,社会,刀法,太祖


太极刀诀开头就有【腾挪闪展意气场,左顾右盼两分张…】等句。杨澄甫宗师传人曾如柏先生认为此刀诀为近代粗通文墨者似通非通之作。毕竟是疏于文字,经口传笔录。用字或有不确之处。【闪展腾挪】四字在近代武术书刊中,颇为常见。在【中华武术大辞典】中(人民体育出本社1990年版),更明确写着:
闪展腾挪    武术基本技术要求。【闪】即闪避,闪躲;【展】即张开或者放开;【腾】即跳起或者跳跃的意思;【挪】是移动和行步的意思。…
这些注释的确是针对以往不具体和抽象得使人坠十里雾中的缺点。于此了然于动作。也就是将闪、展、腾、挪分做四个字,照单子字义解释。此亦当年人事的时代产物。
未解【闪展】,先看【腾挪】。
【腾挪】一诀     在太极拳经中首先见于永年【老三本】中的【五字诀】最后一段:五曰神聚,上四者具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
顾留馨先生在他的传世著作中,他小心地演绎,在“太极拳研究”一书中第100页,他写道:腾挪和闪战:
腾挪与闪战,是在太极拳技术上的“心法”,是以弱胜强的高级技艺。“闪战空费拔山力,腾挪乘虚任意入”两句话,说明了它是以小力胜大力、避实就虚的方法。
“腾挪”是有动之意而未动,即预动之势。练拳时气势腾挪,腹内鼓荡,有以气敷对方之意。手法步法,气势腾挪,实此以虚自毁,虚此以实彼,精神团聚,一气贯串,有预动之势,无散漫之意。虚足与胸有相吸相系之意,不使偏浮,是谓虚中有实。实足并不站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持全身,有上提之意是谓实中有虚。两手前膊,内中也要有腾挪之势,始有圆活之趣。锁骨管两手,而手与腹须有相吸相系之势。郝月如论“腾挪”曰:腾挪者即精气神也。精气神贯注于两脚、两手、两腿、两膊前节之间。后挨我何处,注意何处,周身无一寸非太极。”能体会腾挪,则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之妙用便愈练愈细巧,所谓“腾挪乘虚任意入,意即此。”
在古籍中,清张孔昭撰【拳经拳法备要】一书中,有偏闪腾挪解“
问曰“弱可以胜强,何也?答曰:在偏闪腾挪。偏闪空费拔山力,腾挪乘虚任意入。让中不让乃为佳,开去翻来何地立。
这说明偏闪腾挪,是以弱敌强的战术,消耗敌人这拔山之力,以期可乘其虚,尤其“让中不让,开去翻来”二句更精警地写出机变。
“闪展”一诀近年所见皆异乎古籍,《太极刀诀》写的是“腾挪闪展”,顾留馨先生是写作“闪战腾挪”,徐哲东先生也写作“闪战腾挪”。这年代的人有写作“闪展”,也有写作“闪战”。而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引用自《武术大辞典》的“闪展腾挪”了。在明代和清初,武术著作中,“闪战”才是传统写法。
顾先生对“闪战”的阐述是:
“闪战”是动度极小的避实就虚之法,方向、角度、力点突然转换,迅速发劲,谓之“闪战”,也就是富于弹性的一种抖劲。眼、身、手、腰、腿相顺相随,一气呵成,劲向前发,迅若雷电,一往无敌,乃惊战之法。其特点是不与来力顶撞,似挨非挨,突然一转,避实就虚,善于以小力胜大力,使对方有力无所施其技,所谓“闪战空费拔山力”意即指此。
徐震(哲东)先生对“闪战”与“腾挪”又另有见地:
“腾挪”是指动步和站定都要分清楚虚实,全身只许用一条腿来支持。“闪战”是指每个架势变动时,整体的活动和各部分的筋节肌肉活动相结合响应。这和外功拳中的腾挪闪展有所不同,并不用大闪大避、翻腾跳跃等形式来实现,而是在不大显著的变动中作转换。
在明代武术著述中,既未见“闪展”也未见“闪战”。在唐顺之的《武编》,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的苍龙摆尾势,谱注:
乃掤退救护之法,电转风回,惊散梨花闪赚。亦颇神话。
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单靠自己的有限见识去领悟是不够的,真东西还未掌握到就恁主观去“整理”,对社会或可能做成某种程度上的误导,真的去世东西总有个承上传下的系统,代代相传,传统文化是历史积累下来的。杨守中宗师曾言及,通解拳经,不能光翻字典逐字去解,必须以传统义理解经,始得其真意。
著名武术家,历史学家,马明达教授明确指出“闪战腾挪”这个主要属于格斗技战术范畴的术语,被改作“闪展腾挪”变成了“竞技武术”长拳的演练风格。这一字之改,使它马上变了味,甚至是变了质,变得词义含糊。
据《手臂录》附郑之《梦缘堂枪法》所载:
闪,法曰:不招不架竟是一下,枪来竟不招架也。
赚:古语曰:香饵可以钓鰲即此意也。
可见“闪赚”是传统武术的心法技法,在300多年前已确定下来。传统武术是在随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去继承,与时俱进。但传统武术文化的起点仍是要求真继承,然后适时将传统生命力延伸。
从手搏到太极拳
从手搏到太极拳,也就是从祖传生产力发展,从技术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轨迹.有关手搏的记载,早在秦汉古文献就有注云:搏,手搏也.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手搏就是徒手搏击技术,也就是后来明代谢肇编写的十八秀武艺中的白打,.在意义上包含现在的散徒手格斗踢打摔拿和太极推手技术.战国时期,群雄争霸,个体徒手格斗技术由于社会活动需要而伸延到兵器之操练,以至大规模战争的整体战术.西汉初期,随铁器时代的发展,中华武术系统亦相应自我完善,铁刀代替了铜剑,由长矛发展到大枪和戟,骑兵代替了战车,就在这武艺系统发展成熟,深受朝野喜爱的时候,一方面在民间盛行广泛发展,另一方面开始拿到我们的东部邻邦韩国和日本.传统武艺的全方位发展历时逾千年,特别在盛唐时期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烟尘灭,游声武艺非常兴旺,唐玄宗时的裴旻将军,驰马舞剑,掷剑入云数十丈,然后以剑鞘承接,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心惊.(见宣和画谱载)裴旻舞剑,吴道子作画和张旭的草书,称开元三绝.。吴道子更因鸡肉裴旻舞全而大受感悟“因用其气以壮画思,落笔风生,为天下奇观”,也就是说中华传统武艺在盛唐时期已结合到文化意念。当时日本留学生及商人留驻长安逾3800人,而日本留学生在长安学习了许多中华武术文化,携返日本的唐代宝刀,至今仍保存于奈良正仓院。为日本国一级国宝。武节的发展,个人技术的提高和精良的兵器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终于在公元970年,也就是宋太祖开宝二年,为了加强统治,颁布了“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诏令。此后双颁诏了严禁民间铸造兵器,传统武艺文化处在受禁受压的境地。宋太祖的后裔子孙赵从武先生认为“从此我国刀剑武艺进入了黑暗时期”。元代九十年统治时期,更有八次下重诏严禁民间藏有兵器。清代的统治更为严峻,直至清末才缓和下来。自宋太祖开禁武之诏令至明万历600年间,民间所能练俱为拳棒、木刀、竹剑,武术作为民间体育活动,承传下去。而日本那边,继我唐刀型制,刀法实用而外观精美,为国人喜爱,日本刀源源回流中国。欧阳修亦写《日本刀歌》赞美。到了明代更甚,禁武数百年的效应是如戚继光所说,“民间刀法甚多,只好看,上阵无用”。兵器也存在问题,戚氏于辛西年于战场上获得日本刀谱,而创“辛酉刀法”亦是我盛唐时代的刀法从日本回流,现存之“登州戚氏”的战刀,是有物可证。宋太祖禁民间私蓄兵器,但未禁骑射,所以从宋初开始,全国范围,大兴射艺。民间成立了“弓箭社”,据苏轼调查,仅河北地区已逾588社。弓箭之制造技术精良而技术亦大大提高,射艺理论著作,不断衍进,至今可考这射艺典籍累有100多种,以明清现代最丰,成为中华传统武术的光辉理论。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就发劲动作三个阶段,叙述为:“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操作上非常形象化,“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等太极拳要求都可见于射艺典籍。
弓箭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犀利的武器,射程超过洋,又可连发,骑射技术到清朝初期,达登峰造极阶段,于乾隆年间(1758年),清军平定回疆时,清政府以骑兵配弓箭来对付回疆外敌的火枪,我国的冷兵器武艺,在战场上与洋枪第一次较量,大显军威,大获全胜。可是火枪的不断改良,80年后,1940年庚子之役,清军与英军决战(鸦片战争),我们的冷兵器在战场上受到史无前例的沉痛教训,史家更以1940年为冷兵器战场的划分期。不过清代的武举制度还延续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自隋唐始建以来之武举制度,延续了1200年,至此告终。“传统武艺”亦因功能不相应,而淡然退出战场,返璞归真。
我们的东邻,日本,在大气候底下,亦要随大历史转动。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逼迫日本开国通商。到1868年著名的明治维新,废除了武士制,武士从战场退下,也禁止佩刀行走,作为传统文化的层面容许民间将刀剑收藏,并开设武馆授徒,因为武术的社会功能改变,武馆引进了理论课程也就是佛教的“禅”,充实了武技,将神、形、自律、品德等融入训练中,使武技有理论和实践系统化而称之为“道 ”,随之不同的流派的“剑术”、“柔术”都正名为“剑道”、“柔道”。
 我国在清中叶亦同样处在社会变革中,武师的境遇各有不同,就是投身镖局外,也可授徒为生,同样将理论引进武技,这武术理论是我国古典哲学理论,在乾隆十五年八月(1750年)崔起潜著《射艺详说》在“开弓说”一章里写着:
“余尝谓人之一身一太极也,射之一道,更宜举太极之说以相拟,太极之说不言阴阳互生乎?不言动静互根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天下之事物皆然,射之一道,更为显而易见…..”
 这可能是太极义理与武术相拟较早的文字记载。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河北广平府有一种拳名“太极拳”,杨禄禅挟技名震京华。有秘传太极拳经诀五篇,皆只口传心授。李亦畬氏获武禹襄转授而抄写三本传世,永年人称之为“老三本”。最主要一篇是王宗岳太极拳经,其中点明了武技中的阴阳、动静、刚柔、虚实、急缓问题,动则无过不及,随屈就伸,灌注了宋明理学家朱熹的学说和阴阳相济的本义,拳经全篇贯注了儒家理学思想,将武学社会生活化,对人的品德技艺心法整合,改变气质,也是心灵的净化,体质的强化、在“十三势行功歌诀”里更明确指出“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又“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做技艺之末也”。这一来,返璞归真,这个160多年前的武术指导思想,通过长期实践,穿越过不同的历史年代,深受社会认同。他的社会功能,使武术人口激增,而杨禄禅传下的武术体系的搏击格斗性能,有如明代的武术家茅元仪说:“拳者,即古之手搏也,虽不切于(上阵)用,亦可习其身臂”,太极拳正是如此,是以“对搏”表现技术交流。是健康的体育运动。
 我们这一代传人如何去将太极拳正脈承上传下去,是传统武术文化的延续问题。传统的延续是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自我完善。太极拳的属性是传统武术,整合了我国固有之传统文化,仁厚、博爱等,经三千多年的文化积累结晶。
 若以为太极拳只是一种体操,那公是一种表面现象,若以为太极拳是用作表面观赏性技艺,我就想起“王征南墓志铭”末段有那么一段话以作结语:
“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于是以外家搀入之,此学行当衰矣!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