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学五术 » 道学仙山术 » 内功心得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先死后生本立道生(读《李仲轩解析象形拳真诠_象形-撑开-浑圆-后生-



核心提示:李仲轩老人在《解析象形拳法真诠》中谈到:“习拳之道,……初学,以桩法为始”。所谓桩法,即“站立不动之法”。“站立不动之法”,不是让人“站死桩”。李老说:“死站着不动是错误的”,这不由使我想起2004年我第二次赴江西南昌湾里,向中华浑圆功创始人王安平老师学习中华浑圆功的情况。安平师是我磕头的老师,他教我站桩时,也强调不要“站死桩”,应“死桩活练”。为引起我的重视,他曾给我写过一条“先死后生”的警句。此句内中含义,当时并不了然,而现在看到李

原题:先死后生,本立道生(读《李仲轩解析象形拳真诠》随想)-陈惠良
词频:太极拳,撑开,浑圆,意想,丹田,气球,虫子,身法,恩师,气功,象形,支撑,气圈,感觉,前辈


李仲轩老人在《解析象形拳法真诠》中谈到:“习拳之道,……初学,以桩法为始”。所谓桩法,即“站立不动之法”。“站立不动之法”,不是让人“站死桩”。李老说:“死站着不动是错误的”,这不由使我想起2004年我第二次赴江西南昌湾里,向中华浑圆功创始人王安平老师学习中华浑圆功的情况。


安平师是我磕头的老师,他教我站桩时,也强调不要“站死桩”,应“死桩活练”。为引起我的重视,他曾给我写过一条“先死后生”的警句。此句内中含义,当时并不了然,而现在看到李老的文章,方才恍然大悟:


李老说:“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冬天的虫子钻进地里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站桩要站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而安平师“先死后生”的赠言,这“生”和“死”,是比喻“动”和“静”,是期盼我能收心猿,拴意马,遵循“静中求动”的方法和“静极生动”的窍要——探寻“如虫子复苏般萌动”——因为,此前在一次闲聊中,他曾嘱咐我每天站桩累计要达到六小时以上,而且每次不能少于两小时。他还说,若站的时间不够数,好比烧水煮饭,水还没烧开就揭锅,米饭永远是煮不熟的!——记得自己当时竟坦言:因为很多俗事难以放下,每天能累计站上二至三小时,就很不错了,累计六小时以上,实在难以做到……现在想来,短视若此,真是愧对恩师的一片深情啊!


话扯远了,还是就“静中求动”的方法和“静极生动”的窍要,仔细分析分析其中的机理吧。个人体会,此两者,究其功法能否产生效应,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先要摆正头颈和腿脚……端正脊椎”。实际上,这就是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要把身法一一调试到位,否则即便老老实实,静止站立,也不会产生如李老在文章里所说:忽而“自然一动,流畅之极”(似流水、似流血)的感觉来的。我理解,这种感觉用武术词汇来表述,就是“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冲气以为和”的预动之势。而这又正是历来各式太极拳,在练拳之初,要求习练者通过“起势”或“预备式”或“无极桩”或“太极势”的练习,经过“澄源清流” (杨禹廷语),达到的最理想也是最基本的状态。严格地讲,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无极而太极”,继而“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并在行拳的过程中,把“阴阳开合认真求”(冯志强语)落到实处。


正由于太极拳艺,是在身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各式太极拳名家、前辈,都十分重视身法的锻练。著名吴式太极拳家恩师王培生,生前就曾强调:“(太极拳)基础训练要从身法着手,因为身法既是最基本的,也始终是最重要的一个法规”。比如,“涵胸拔背”,为大多太极拳习练者耳熟能详,但初学者往往望文生义,刻意使胸腔向内吞缩,背部抽拔呈驼背状。培生恩师认为,“涵胸拔背”只是要求前胸后背肌肉放松,前胸不要挺凸,意气内含,后背脊柱调直,不要过度松弛,使有弹性。涵胸的作用有二:(1)可使气下沉而不上浮;(2)便于腿的起落和变化,故《拳经》有“腿之运化,运筹在胸”之说。涵胸锻炼的方法,是意想胸腔有一种“含苞待放”的感觉,或 是意想两乳垂直向下,超过天枢穴即可。拔背是意想大椎贴衣领;杨式太极拳前辈汪(永泉)老则认为,“涵胸拔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身形调直,因此理应提为“开胸和阔背”,使胸背在意气内含的前提下,开阔舒展。不但练拳时感到舒服不揪心,也有利于技击中支撑八面,自如地运用招术。


李仲轩老人在《解析象形拳法真诠》中,也谈到了“涵胸拔背”。他说“‘涵胸拔背’容易让人理解为凹胸凸背,结果练成了驼背。薛颠解密‘涵胸拔背’不是外形,而是胸口后背的筋撑开了。以撑伞比喻,‘涵胸’指的是雨伞底部的枝条都撑开,形成空间:‘拔背’指的是雨伞顶部的枝条都撑开,形成棱。‘涵胸拔背’是打开了一把雨伞,撑满了筋,不是弯曲脊椎。筋参与练精化气的过程,胸背筋撑开气才能降(落)丹田(笔者认为,这比喻太形象了,从撑开胸背筋的角度,来谈‘涵胸拔背’参与练精化气的过程,更是弥足珍贵)。


联想到笔者在1999年《武魂》11期,曾发表过一篇短文,题目是《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内容是讲笔者跟汪永泉前辈学拳的事。“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这句出自汪永泉前辈之口,我曾直接向汪老请教:“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这句话怎么理解?汪老说:“这还不明白吗!老谱上有句话,‘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身体往那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下就是气沉丹田,上就是虚领顶劲。既不偏不倚,中定沉静,又安然舒适,周身节节松展。此外,若再意想由身中垂直线散出肩、腰、胯三道气圈,含有向四面八方支撑之意,你仔细揣摩揣摩,感觉感觉,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啊?”经他这么一指点,我顿时全身似有所感,简直乐不可支。可不是吗?“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太形象了!而且愈琢磨愈有意思。联想到陈鑫讲的“中气贯脊中”和《八法秘诀》第一法“掤劲意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尔千斤力,漂浮也不难”,汪老的“往那一站,顶天立地,有下有上”,不就是先实丹田气,次领顶头悬吗!这时,中气贯脊中,呈现出胯以下往下沉,胯以上往上拔,对拉拔长、一气二夺之势,如再意想由身中垂直线散出肩、腰、胯三道气圈,含有向四面八方支撑之意,自己的身体不就好似一把撑开了的、无形的伞了吗!


汪老还说:“这把伞可以撑大,也可以撑小;可以撑开,也可以不撑开。随心所欲,以意为之”。我问汪老:“这是不是就是太极拳的掤劲?” 汪老笑而不答……


当我看到的李老的文章,介绍薛颠解密“涵胸拔背”不是外形,并以撑伞比喻,使我想到,我站在那儿就是一把撑开的伞,既然这把伞可以由下往上撑开(汪老讲的),也可以由前往后撑开(薛颠讲的)。当然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以我的丹田为中心,同时有一把由下往上、由上往下、由前往后、由后往前、由左往右、由右往左撑开的伞。这样假想的结果,我整个人不就成了一个浑圆大球了吗!


实际上,这种人体即“球体”的感觉,各家太极拳差不多都提到过。如武式太极拳郝月如,在《太极拳走架和打手》中就说到:“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而在内。……全身好似气球。”


恩师王培生在讲练拳和推手时也谈到:“身体要练得像气球一样轻灵”。他反复强调:“皮球不行,篮球不行,一定要像摆放在那儿的气球,人从旁边走过,它都有反应,你要是按上它,它就扁,你若不按了,它又随着你往起鼓直至恢复原状。……”


汪老在讲杨式太极拳揉手内功时也说过:“老谱……不论是盘拳架或是揉手,都特别重视神、意、气的练习和运用……可想象置身于大气球中,……通过气球的收缩与膨胀还可形成弹簧力,……(而且)八种劲法的使用,也可比喻为气球的前、后、左、右和斜向的旋转,以及膨胀、收缩、前移、后挪的变化……”。


王安平师的中华浑圆功脱胎于意拳,意拳要求“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中华浑圆功要求“独立守神,抱圆守一”,精满浑圆身。都没有脱离“体圆”的概念。安平师曾说:“(人的)身体虽是长形体,但体内气血的运行却是圆的,川流不息,连绵不断。‘圆’字不但在人体气血的运行上体现出来,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同样能体现出来;意识上有了圆的概念,精神就会振作、饱满;骨骼就会支撑肌肉;皮肤就会松胀;血管就会扩张;人体新陈代谢就会加强……”。


吴(图南)老的嫡传徒孙李琏,在他的专著《太极拳练架真诠》里,对“体圆”的慨念,也谈得既深入又具体。吴老承传的太极拳练架又分“定势”和“连势”。“定势”在每一个动作到位后停一至六个呼吸。初学时要求开展与蓬松,继而要求“太极势”存于每动中,接着要求“蓄外意”从六面劲到太极拳的圆。书中李琏是这样表述的:“众所周知,练太极拳者,其气场宜圆,……(此时)要以“太极势”为核心,以蓬松为基础,逐渐用意向外扩展出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六个面随意气的开合扩大缩小,不知不觉中自然成为一个浑圆的球,随着功夫的增长蓬松出来的气场也不断地扩大,以致功夫深厚者有碍其“放之则弥于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的能力。


按说,太极拳的这种神、意、气的运用与亏锻炼,它的技击效能固然不容忽视,发展到高级阶段,在本质上跟气功养生家追求的“万物与我同根,太虚与我同体”是一致的,都是气功中修心养性的高级境界。所不同者,太极拳不是静立(坐卧)不动,守点走线,而是在相连不断的运动中,遵循太极哲理,以内达外、内外协调一致,通过阴阳虚实的变化、此消彼长、日久天长锻炼而成的气功。是故,吴老(图南)称之为“太极拳的气功”。


想至此,愈发同意李琏先生的观点:太极拳是“道”,“道”无穷尽,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同样也无穷尽。应通过不断的修炼,从一个境界,上升到另一个境界,直至达到尽性立命、天人合一的大造化境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