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化跟风是一种灾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我们不能盲目跟随西方模式,必须在自己所有的逻辑条件上建立我们的一套。我们不能变成对方,那会很闷。在文化上谁跟着谁,都将是一种灾难。”——赵广超

赵广超: 留学于法国贝桑松艺术学院及巴黎第一大学,主修造型艺术及美术与设计分析,为法国国家高级造型艺术表现文凭硕士。90年代返回香港后,赵广超从事艺术及设计教育工作,曾担任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客席导师等,教导东西方艺术与设计文化等,他也是木作坊中国传统家具研究及发展顾问。

代表著作:《不只中国木建筑》《清明上河图》《笔纸中国画》《大紫禁城》《一章“木椅”》等,以其独特的设计及著书风格获不少书籍设计出版奖项。
中国文化过于庞大,但中华文化之美难以言传,要上了年纪才能领会,因此赵广超写书写给年轻人看,为年轻读者打造一把开启中华文化之门的钥匙。
写给年轻人看,自然得用他们的方式和语言,深入浅出处理题材或由浅入深激发读者思考,都能很形象化地形容赵广超的书写和创作。
《不只中国木建筑》《清明上河图》的作者赵广超,绝对不是那种满口漂亮话语滔滔不绝型的媒体宠儿。面对媒体或公开讲座会紧张,所以他也退掉不少此类活动。感觉上,赵广超的脑子总被好多事情占据,正如他的书写,灵感来源古今中外交融而成。“人长得越大,要做的事情更多,时间更不够用,所以少了社交活。”他说。
沉下心好好做事情,自然而然就一头栽进了自己的美丽新世界,或许他要说的话都在书里。在赵广超的作品中,经常能听见一把声音,把一切深奥难懂的说得简洁有力,有点喃喃自语,但他的读者都在听,用心的听。
一本《大紫禁城》,那么难以驾驭的题材,却能叫好也同时叫座,处理这么庞大的题材,自然需要更多的智慧和精力。目前出版社正在制作英文版的《大紫禁城》,希望将之引入西方世界。

年轻时一度文化偏食
走进赵广超的住家兼工作室,空间略显局促,实用性极强的室内设计,完全没设计师该有的张扬个性。卧室以书筑墙,中国文化书种居多,大部分沉重,层层叠叠起来,正如传统文化给年轻人窒息的感觉。西方的强势文化,一度让东方文化在自家人面前抬不起头,不少人对西方文化艺术的了解远远超过了自身文化,严重偏食,正如赵广超自己,年轻时和所有人一样认为学艺术就一定要到巴黎,要过了那么多年后才深深体会到自身文化的美。
中华文化之美不但难以言传,而且要上了年纪才能领会,因此赵广超形容中国文化具有退休情调。“这些书都写得很好,我看的时候都觉得很享受。但年轻人或许看了会怕。中国文化过于庞大了,如果你自己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了解。通常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的人,都到了退休年龄。如果我们容许这个文化的吸引力到了退休年龄才能生效,那很尴尬,若能将这个搬前20年,让他们能产生小小的兴趣,成为他们所吸收的养分另一选择,以后的人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它。”
所以他开始写书,写给年轻人看,为年轻读者打造一把开启中华文化之门的钥匙。写给年轻人看,自然得用他们的方式和语言。深入浅出处理题材或由浅入深激发读者思考,都能很形象化的形容赵广超的书写和创作。
紫禁城、中国木建筑、清明上河图、明代的木椅等等这些故事已经让别人说得耳熟能详,甚至让听者感到理所当然的沉重,然而赵广超还是能用自己的一套手法去说故事,经过消化的资料偶尔穿插着一两句抵死的幽默,阅读的节奏变得疾缓相间;排版上大量留白,细节处又细腻见微,那是看起来很少的多。
《一“章”木椅》里的章节标题都是以马铃薯“蒙混”木刻版字,下足了心思。赵广超的作品虽然都是图文书,但书里用的照片很少,手绘线条插图比真实的照片更有震撼力和活力。不少人对书中大量笔触精细的插图风景深深着迷,这些插画都是赵广超和助手们一笔一划创作出来,结合了有趣的排版,图文就能对话,甚至相互丰富了对方的涵义。

以治学心态谦卑面对文化
对于处理中国文化,赵广超总带着如学生般战战兢兢的谦卑心情。“态度十分重要,只要你有认真的态度就对得起文化。”所以他下笔一点也不愿意草率,一个章节的文字最后被他删成一行。“我写书会花3个单位的时间去做研究后才落笔,却花7个单位的时间去删改减少。”
赵广超式的书写集合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分析、实地考察和访问学者等,对题材认真,对自己要求苛刻甚至赔了健康。“眼睛和手腕就是制造大紫禁城而弄伤的。”他轻描淡写地说。
他写书,更像进行无数试验。赵广超曾经想写一本有关爱琴海的书,甚至自己亲手制造出一个出土于当地的陶瓶。“我要感受古人做这件事的欢愉心情,自然得亲身去验证,正如现在不少人喜欢梵高,但他们却永远无法了解画家的心情。唯有把自己置身入同样的创作过程,尽量靠近作者,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他写《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就重新临摹了这幅名画,因此才能更了解细节并发现独特的见解;为了写下一句“《康熙字典》里从木部的字有1413个”,他埋首翻看康熙词典慢慢点算。现在就算完成了一本书之后,他还得把书架上的参考书目再重新看一遍,看看有什么材料因为一时疏忽而有所遗漏,当成温习也好。赵广超曾经说过:“每一滴水看起来都可有可无,要泛起涟漪,少一滴都不可以。”

文化上“我们不能变成对方”
亚洲的美术教育完全由西方取经,也自然造成亚洲人的审美情趣往西方倾斜。“我们不能盲目跟随西方模式,必须在自己所有的逻辑条件上建立我们的一套。我们不能变成对方,那会很闷,文化和设计也一样。在文化上谁跟着谁,都将是一种灾难。”
现今高速发展的中国,盲目追随西方,只会让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甚至造成更多的误解。“一些人会觉得国内的东西不够先进,经常用纽约、巴黎等的标准来看待自己。那其实那是错的,就是因为不同才能建立价值。我想国内创意人也应该留意,不需要那么急着和别人一样。”
目前赵广超正为北京故宫博物馆制作一张导览地图,他翻开打印好的地图,半个人高,以鸟瞰的角度详细地描绘出庞大故宫的各个角落。这张地图花了赵广超两年的时间,无数次进出故宫,深入一般游客看不到的角落。
这张分为黑夜和白天两个版本的故宫地图一贯赵广超签名式的精致,繁复的线条收藏了丰富的小细节,为死气沉沉的故宫注入盎然生气。比如后宫会出现哀怨的宫女;太子的寓所有一群小孩正踢足球,到了夜晚的版本,人潮散去,老树下有个被人遗弃的足球。创作人甚至巧妙地把自己也画进去,其中一处太监就吆喝着一个正举起相机拍照的游客,说不准拍照。那个游客就是赵广超。香港设计师调皮的个性跃然纸上。
不久后,游客就能在故宫博物馆里买到这张地图。赵广超的努力也获得北京故宫专家们的肯定,目前他正为故宫设计一本导览路线手册。“为了配合奥运,故宫打算为中外游客设计一个独特的旅游路线,我们现在还在讨论要通过怎样的方法把故宫呈现给中外游客。”
 作者:叶孝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