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警惕“古惑仔”式写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星岛环球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北大古代文学博士、首师大讲师檀作文写的《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一书,引发了网民滔滔不绝的诅咒。 
  作者认为杜甫代表的是人世的、人伦的境界。魏晋风流常讲“游方之内”和“游方之外”,杜甫代表的是“游方之内”,是规矩之内普通人的生活规则。李白代表的是宇宙境界,天的境界。由此作者觉得我们在当代中国,研究李白、儒家、道家都有一个关键,就是看能不能给现代人提供一种可能性的生活,而且是一种良性的、审美的、令人向往的、让人有幸福感的生活。这种对历史的内视和外视比较客观,有点余恕诚教授《唐诗风貌》里对各种时期、各个重要诗人与诗派、各种体裁风貌的准确把握和细致辨析的影子。
  问题是接下来作者像个历史讲坛的古惑仔(小混混),没正经几分钟,着眼点和用力处便迅速偏离严肃的、正常的轨道,胡乱跑马:李白为建功立业选择了一条炒作的终南捷径,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一是生财之道,二是炒作方式。李白的生财之道是“吃软饭”和“挣稿费”。在论述过程中,檀作文手头的资料非常有限,仅凭李白的几首诗、零星半点的史料记载开始捕风捉影,猜测大于考证,结论自然十分可笑了。如为论证某“金陵子”是“酒托”,他说李白进了青楼,与15岁的吴姬喝酒。那吴姬呢,专门用色相勾引男人到酒吧喝最贵的酒———硬生生把李白不同时期的两首诗《陌上赠美人》和《对酒》拼接成一幅香艳的油画。
  书中还存在前后打架的地方:“在浔阳监狱的时候,李白写过一首题为《万愤词》的诗,里头有一句‘兄九江兮弟三峡’……长江上游和中游最重要的码头,被他的哥哥和弟弟垄断了做物流生意。他家里人不是商人,是什么?”(《商人的儿子李白》),这与后文“李白的父母老早就去世了,他也没有兄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商人家世对李白性格的影响》)矛盾,可谓硬伤。
  至于说李白是古惑仔,是猛男、有恋足癖、搞一夜情,说魏颢是他的铁杆粉丝,等等,不妨认作是戏说。以今代古的游戏历史已俯拾皆是,就像当初水煮一招鲜,如今绝对吃不了天。所以对这种人云亦云的弱智不理也罢。可怕的是,檀作文现象仍在瀰漫,现在的学界时髦漫不经心的“古惑仔”式写作,以历史语境为幌子,放弃审视历史的整体逻辑,用近视眼放大局部,以为借此可以寻找到解密历史的新钥匙。结果不是毁掉自己,就是毁掉学术,甚至毁掉历史本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