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鲁迅诞辰127周年反思:他过时了吗?(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凤凰文化综合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鲁迅与许广平、周建人等合影。(1927年10月4日摄于上海。) (图3)

刘大生:推崇鲁迅的人大多具有专制倾向

一、鲁迅过时不过时是个伪问题。

有人认为,时代不同了,鲁迅过时了,所以要告别鲁迅。有人认为,时代没有变,甚至在倒退,所以鲁迅根本没有过时,现在的时代比鲁迅时代更需要鲁迅。

鄙人以为,鲁迅不是过时与不过时的问题,而是原本合不合时宜的问题。什么是鲁迅,鲁迅就是不宽容。不宽容是什么?不宽容就是舆论一律,就是专制。专制是鲁迅时代和今天的时代所需要的吗?

人们常说,鲁迅是反专制的,是和黑暗进行彻底地、毫不妥协地战斗的,鲁迅的精神、鲁迅的力量、鲁迅的作用都是伟大的。那么,为什么伟大的鲁迅未能造成中国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以鲁迅为民族魂的中国反而会退步呢?如果社会的退步与民族魂有关,就说明鲁迅的社会作用是负面的。如果说社会退步与鲁迅无关,那至少也可以说,鲁迅对社会进步是没有用的。既然是无用的,就不存在过时不过时的问题。

二、鲁迅活到1949年以后会怎样?

这个问题经常有人提出,善良的人们总是认为鲁迅会被打成右派。鄙人以为,打成右派的可能性当然也有,但是,更大的可能是和毛泽东密切合作,使文化大革命更早爆发,50年代就:投枪满天飞,痛打落水狗;匕首锋又亮,猛扎千夫指;绝不宽容假丑恶,灵魂深处闹革命;深挖反革命,狠批叛徒特务走资派;一个也不放过,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今天都到了21世纪了,鲁迅的继承者们动不动就说别人是白痴,是叛徒,是变节分子,是焦大一样的奴才。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鲁迅及其继承者又能干什么呢?鲁迅的继承者朱建国先生到了21世纪还要深挖鄢烈山祖宗三代的阶级成分和阶级地位,鲁迅如果健在又能干什么呢?

三、推崇鲁迅的人大多具有专制倾向。

当年鲁迅的朋友不用说了,上个世纪中后期的毛泽东和红卫兵就更不用说了。本世纪以及世纪之交出现的一些推崇鲁迅的著名人士,仍具有专制倾向。

余杰出道之初,被有些人称为小鲁迅,文章大有绝对正确、不容他人分说的气势。有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剥钱穆的画皮》,纯粹的投枪匕首,没有任何宽容的味道,甚至连对手认错的台阶都不留。在一篇批评方舟子的文章中,居然说方是“白痴”。而推崇鲁迅的方舟子居然也以“白痴”回敬之。其实,余、方都是有为青年,都在为中国的进步而努力,都是很聪明、很有学识的人。文章中偶尔出现知识性、逻辑性错误,不过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罢了,怎么能轻易地以白痴相称呢?余、方相互以白痴相骂,都是因为缺少宽容之心,都是继承鲁迅的缘故。

张远山先生也是鲁迅的推崇者、继承者,看看他对王怡的声讨吧,“知识叛徒”王怡简直罪该万死了(详见拙作《散论批评与宽容、言传与身教》)。

再看朱健国先生批评鄢烈山的用词:变节、受招安、焦大。并且,一驳,二驳,八、九驳,每篇文章都以“N驳公民写作”为副标题,不容他人分说的气势远远超过毛泽东集团当年隆重推出的《九评》。

其实,鄢烈山先生一直在党报工作,从来就没有参加革命,选择不革命的“公民写作”怎么能算是变节呢?倒是执政党和官方机构可以指责鄢烈山变节,因为鄢烈山端官方的饭碗,却与官方不那么保持一致。朱健国先生指责鄢烈山变节,根本原因是因为鄢烈山没有在政治上、在写作态度上与朱健国保持高度一致。

如果鄢烈山先生以不造反、不革命作为自己的写作定位也叫变节,也不能被宽容的话,那么,沉默的、胆怯的、唯命是从的几千万普通知识分子和普通公务员岂不都成了铁杆的、原汁原味的反革命分子?而那些主动唱赞歌的人岂不都要千刀万剐?如果是这样,和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还有什么区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