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会议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泥泥狗代表生殖崇拜 伏羲是原始生殖祖神(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河报  作者:雪竹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草帽老虎”是泥泥狗中较为特别的作品,它有婚配与性交的内涵,且存在古代婚俗之根源,是伏羲制婚姻、定嫁娶的确切证明。资料图片

淮阳人祖庙会最初以生殖崇拜为主题 


  淮阳人祖庙会,最初就是以生殖崇拜为主题的祭祀活动,它与伏羲、女娲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有祭祀高 的礼俗,古人心中的“高 ”,即是生殖崇拜神。


  为何高 是人类祖先的象征呢?《路史》有详载:“玄鸟至时,阴阳中和而万物生,于是以三牲请于高 之神;因其明显故谓之高,因其求子故谓之 。”太昊陵显仁殿基石上的圆孔,即女阴的象征物。


  天子率嫔妃祭高 的仲春之月,也是成年男女选择良辰美景去幽会谈情、定婚嫁的最佳时日。这就是《周礼·氏》上所记载的“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奔,即淫奔野合。也就是说,在仲春之月,男女为找配偶而聚会。在此期间,男女成双成对,不会被禁止。只有那些不去相聚的,才是处罚的对象。这种形式逐渐固定为“会”的形式,并发展成为祭祀高 以及周代男女野合的风俗。 


  另外,太昊陵庙会上还有祈子的习俗,如“拴娃娃”(多为男性)。在庙会上,不孕的妇女往往买个泥娃娃,系上红绒绳藏在衣服下,边走边叫着“留”、“锁”、“来”之类的吉祥名,到家后,把娃娃置于被中或枕下,等待来年得子。


  得子后,等到儿子十二岁,要举行隆重的“还童子”仪式,即将猪头、鱼、鸡、鲜果摆在方桌上,进贡还愿。前头唢呐开路,贡桌紧跟,童子用红绫“十”字披红,由父母陪伴,在唢呐声中缓步到太昊伏羲陵前。这红绫的“十”字,也有特殊含义,指一阴一阳,寓意男女交合,天顺地意,天作地合,是生殖力的象征。童子到了陵前,燃炮焚香进贡,祈佑谢辞后,解下“十”字红绫,贡入熊熊香火,随青烟而去。以为这样就获得了人祖信灵,得到的儿子才能长大成人,不至于意外失去。


  此外,在人祖庙会上还有抢旗杆的习俗。所谓旗杆,是椿木做的木杆。相传椿木为树中之王,以此寓阳寓男根;上有开放方盒,寓阴寓女。方盒中插出旗杆头,寓一阴一阳的生殖崇拜。如果谁家求得了儿子,要还旗杆,到陵前烧掉,告慰人祖。一些求子者见旗杆争相抢夺,抢者和被抢者都认为吉祥。


  正因为此,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说:“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是一种遍及世界的历史现象。不过,它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少地方至今尚未绝迹。”“今日河南的人祖庙会,即是生殖崇拜祭仪的变相。”


  伏羲就是原始生殖祖神


  不光伏羲、女娲兄妹成婚传说带着那个时代生殖崇拜的烙印,实际上考察伏羲的姓氏名讳,也与生殖相关。中国人的姓氏,于原始时期就已存在了,在原始社会里,先民们的姓氏多与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相关。


  伏羲,风姓。《说文解字》说:“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姓与伏羲听八风、画八卦之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专家认为,八风实际就是八小节气,《说文解字注》有:“易通卦验曰:立春,调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伏羲画八卦,区别八节气,目的在于“化天下”。实际上包含着生殖教化的意思。


  在古代,生殖与否,皆同“风”,也就是与节气相关。风从虫,风动而虫生。虫所包容的范围极广,并非单指昆虫类。古时,龙蛇类是虫,走兽也称为虫。风动而虫生是泛指万物随风而复生,它关系到万物生长的终始。正如《诗序》所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风便成了包括生命界繁衍生息及人类行为规范在内的总象征。


  伏羲风姓,正是对包含生殖崇拜社会意义内容的概括。


  古代,伏羲的“伏”同“孚”。《说文解字注》说:“通俗文:卵化曰孚,卵伏而未孚。于此可得孚之解矣……广雅:孚,生也。谓子出于卵也。方言。鸡卵因伏而孚。学者因即呼伏为孚。”《辞源》说:“鸟类伏卵而生幼鸟曰孵,虫鱼由卵化生者,也叫孵,《说文》作‘孚’。”


  伏(孵)来自于原始人类对鸟禽卵生的启示。原始人认为,人与虫、鱼、鸟类一样,似乎也能生出蛋来,人也是孵化的结果。


  伏羲的“羲”同样暗含着化生之意。《说文解字》说,“羲”,气也。羲的本义为吹嘘行气。“行气”或称作“合气”,是古人关于性行为的隐语……在我国古代就有男女合气行房之术,传为黄帝所创。认为男为吐气者,女为含气者,男女合气,这可达到阳施而阴化。《论衡》中说:“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又说:“天之动行也;施气也,体动气乃出,物乃生矣。由人动气也,体动气乃出,子亦生也。”在汉代,大多数学者把男女合气具体化为阴阳的造化功能。所谓“造化之为造化者,幽明屈信而已……天地也,寒暑也,昼夜也,幽明屈信以成变化者也。是故阳者吐气,阴者含气,吐气者施,含气者化,阳施阴化而人道立矣,万物繁矣。”


  有专家认为,羲(行气)作为性行为的隐语,表明了原始性交的基本方式。羲从羊、从季、从戈,乃是这种基本方式的概括。从羊,暗示着人与动物相类似的后进位特征;从季,暗示着人与动物相类似的季节性特征;从戈,暗示着人与动物相类似的强迫式特征。人类的性行为是一个生物机体的进化过程。早期人类的性行为与动物的性行为并无两样,由于机体的不完善和生理的不健全,先民的性行为方式不仅没有今人的科学姿态,而且没有今人的科学观念。同时由于感情思维不发达,决定了原始先民性交行为中的暴烈手段,以致完全表现为纯动物特征。


  由是,无论是伏羲的姓还是名,都联系着人类的自身生产内容。所以伏羲就构成了化生天下的原始生殖崇拜母体。


  另外,闻一多、刘尧汉等现、当代学者都认为伏羲又可写作“包戏”,并由此推出伏羲就是葫芦的化身。而葫芦同样具有生殖的意义。因为葫芦不但与婚礼有关,还与初夜有关,并与生殖相关,所以,包戏作为伏羲的别称同样表明了原始人对生殖崇拜的信仰及对人创造历史的肯定。


  伏羲又称太昊,或曰春皇,实际上也包含了生殖的本意。阳始于春,它们是万物生长的必需条件。太昊既为春皇,也自然暗含着生殖的意思了。


  这也许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代表着伏羲崇拜的泥泥狗,其身上充满了生殖的味道。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