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古来"剩闲"皆寂寞:将于丹比孔子,孔庆东大不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华网读书频道于2007年8月30日转引《重庆日报》文,称“孔庆东语出惊人:于丹就是2000年前的孔子”。引文如下: 
    “孔子就是2000年前的于丹” 
    ——太缺少 
    虽然对现在的《百家讲坛》不满,但对于《百家讲坛》培养出的“学术超女”于丹,孔庆东却赞赏有加,作为孔子直系传人的他,还拿自己的老祖宗打起了比方,称“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他认为,现在这种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讲论语谁都会出错 
    于丹讲“论语”被诸多学者诟病,但孔子的这位传人却对于丹非常宽容。孔庆东认为,这么多观众喜欢于丹,是因为她弥补了知识普及上的一个重大欠缺,“有人觉得自己水平高,出来指出错误也是正常的,但不应该就此否定于丹的价值。孔子以前讲周文王,还天天被人骂呢,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但是你看看现在骂孔子的人都在哪里?事实上,孔子的话也不一定每句都对。” 
    孔子也是心灵鸡汤 
    孔庆东认为孔子的高明之处,其实在于他思想层次丰富,他既有高深的思想,也有让人倍感亲切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孔子和于丹都是起着心灵鸡汤的作用,励志只是孔子思想精髓的一部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北大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不愧为孔子的直系七十三代孙,出语非同一般,何止惊人,简直可谓惊世骇俗。
    有人用了这样一个譬喻给孔庆东副教授之语作阐释:假如倒退2000年,于丹就是孔庆东的祖宗。此譬喻多少有点儿那个,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对孔庆东副教授的调侃。
    有传闻说,香港导演张坚庭力邀于丹出演孔子红粉知己。因不知该传闻的真假程度,故而不敢妄言。不过这条传闻也的确吸引了不少视线,大家都在迫切地等着欣赏足以震惊世界的国产大片。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学术乎?娱乐耶?世间不缺愚和智,如今更多圣(剩)与贤(闲)。这等热闹场面,或许于丹本人也始料未及?难说。于丹作为北师大影视传媒系主任、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策划,若论及其炒作能力和功效,应当说还可以,但若论及其拿自己来炒作,就未免有点儿徇私嫌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有消息说,于丹想引退:“我想做个单纯的大学老师。现在的愿望是尽快逃离媒体关注的漩涡中心,回到学者的身份。” 这恐怕就由不得她自己了。孔庆东副教授的惊世骇俗之语,无疑是想把活着的于丹“捧”进孔庙去供着,于丹莫非不愿意?还是唯恐折寿了自己?
    从现在回溯2000年应该是汉代的新王莽时期,作为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的孔庆东,不知道自己祖宗的事迹及其生卒年月倒也罢了,怎么连最起码的历史常识都可以信口开河地胡扯呢?自汉武帝始将孔子封为“圣人”,孔庆东副教授的意思,或许是将于丹也当作了“圣人”吧。假如孔庆东副教授一不留神将日期倒退2220多年,得,活着的于丹说不定是要被秦始皇给“坑”了呢。孔庆东副教授不就是想说于丹像孔子么?孔子生活在春秋之末诸侯混战的动乱时期,于丹好像生活在新中国的和平时期,两者在此并无可比性;孔子有周游列国的经历,于丹在统一的国度里似乎不可能有那么复杂的周游经历,两者在此也无可比性;孔子四体不勤,于丹五谷不分,两者在这一点上多少有些相像。孔子啥时候说、如何说过周文王?又是如何挨骂、挨谁怎么骂的?孔子想“复礼”,而于丹想“复”什么?孔庆东副教授没有说。“天天骂”孔子的人们早就死光光了吧,而孔子还“活着”;批评于丹的学术界人士,按自然规律也是要死的,而于丹凭着其逻辑混乱的《论语心得》就能“万寿无疆”?这个极有可能,不流芳百世,也得遗臭万年。现在的人谁也没有预知五百年的能力,更不可能知道后世人将如何看待于丹的《论语心得》。然而,孔庆东副教授似乎有先见之明,于丹定是能与孔子一样地与世长存了。不妙,写到这里感觉孔庆东有点给于丹做挽联的嫌疑。
    《论语》,充其量也就是语录而已,况且孔子“述而不作”没有专著,更多的人也没有精力到茫茫典籍里挖掘其语录的相关故事,如此便可以怎么理解都成了。这是于丹最好的借口----我就是这样理解《论语》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开创了以语录治国的先例。让人不由得想起了文革时期高唱语录歌造反的情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语录源自一九二七年三月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相隔四十年后,新中国成立十几年的时候,人们在号召之下胡乱地引用,所激发出的斗志给和平时期的文化事业造成的浩劫,至今仍历历在目。不问出处,不问时间、地点,不问作者的经历和思想,随意理解、传播语录,其危害后果已经被历史所证明,此不赘述。而今,将《论语》烹制成“心灵鸡汤”的用意何在?或许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也是为了让天下人都一饱“心灵鸡汤”的口福?亦未曾可知。
    孔庆东副教授的七十三世祖孔子本人说过:“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作者司马迁也曾说过:“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可见,《论语》精神和思想的实质,隐含在了《春秋》当中。为避免后世人错误地理解孔子的思想,与孔子同时期的左丘明为笔意隐晦的《春秋》作了《春秋左氏传》,即《春秋左传》。“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一部“尊贤隐讳,奸慝惩戒”且一字见褒贬的《春秋》,与《论语》出自同一个孔子,若要比较准确地理解《论语》,必以《春秋左传》为基础。如此说来,孔子是个严谨的思想家而非烹制“心灵鸡汤”的厨子。于丹可以不看《春秋》而随意理解《论语》,甚至可以将《论语》加点“葱、姜、蒜”烹制成“心灵鸡汤”,而孔庆东就不可以。孔庆东副教授毕竟是孔子的直系七十三代孙啊,怎么也傍着于丹将自己的祖宗贬低成“厨子” 呢,这可是对其祖宗的大不敬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