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潘一见个展“云山清影”在荣宝斋开幕 寻回失落的文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奕名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荣宝斋展览现场(现场摄影师:纪尔)  12月30日,“云山清影 —&md

  

荣宝斋展览现场(现场摄影师:纪尔)

  12月30日,“云山清影 —— 潘一见山水画展”在荣宝斋当代艺术馆开幕,展览呈现了潘一见近年来在山水画创作方面的成就,她的作品从临摹四王入手,上追沈周、文征明、元四家,也临过五代北宋大家之作,而且展示了近年来在京的系列写生作品,薛永年教授评价其作品“书画兼长,造诣深厚又品味纯正”,“她的山水画,立足于寻回失落的文心”。  

潘一见

  关于这次展览,潘一见在如此自述:“这些年,我已经试着将自己对山水的体验写下来,现在则试着去分享它。分享,同时邀请。因为我们都曾经跟随别人进入过画面,化作一片树叶,一块溪石,一抹流云,或一阵风。所有那些在山水之间被大自然的双手绘下的形状和生机,越过风景,都曾在我的内心停伫,并投下了或深或浅的影子。当我拿起一管柔毫一遍遍地去捕捉它,其中有多少的迷茫和欣喜,就这样经过了许多时日。

  “我是否已经很好地掌握了一种属于山水的、也属于我自己的语言来向人表述我所感受到的一切?我花费了许多时光去研究和练习这种语言,尽可能地让它简洁,清晰,让它最好带着些水份,最好如空气般不知不觉地到达每一个观看它的人。

  “偶尔,我会想这种传达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成功或失败了呢?但这并非我能够去想象和决定的事情。现在,我所能够做的,只是将画幅如此呈现而已,当然也包括那些我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种种——或许,我的山水就在此处了。”

  

  

展览现场的山水作品与空间相映成趣

展览现场伴随着琴箫合奏,体验潘一见的画意  

开幕式现场

邱振中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展览现场,伴随着悠扬的琴箫合奏《梅花三弄》,琴声画意应和,观者得以欣赏潘一见近年来在山水创作方面的探索和思考。潘一见的博士导师邱振中教授曾谈到,“从潘一见对自然的感受的叙述中,特别是她创作时对所描述的感受的取舍、想象中,我发现她对自然的敏感丝毫不下于对绘画的敏感。从她的写生与习作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位南方女子的灵性与北地山水互相渗化时的情景。”而在现场,他更是对潘一见的写生作品称赞有加,邱振中教授谈到潘一见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她的写生呈现出笔墨的丰富性和很强的驾驭能力,这其中展现了她的理念、坚持和对山水的感悟。”  

观众在展览现场欣赏和交流

薛永年教授与潘一见交流

  薛永年教授评价潘一见的作品致力于两种功夫,“一理论与实践互证,认真研究某些文人画家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比如研究倪云林的逸笔草草论与其实际造诣的矛盾,从而摆脱浅学者阐释的迷惑与遮蔽,培养了对山水的敏锐感受与精微表现的能力。二写生与临摹互证,以师造化与师古人互动。像许多20世纪的画家一样,她养成了写生的习惯,善于在写生的概括中,参证古人的创作理念与观察方法,理解画理,删拨大要,经营情境,提炼笔墨。对细部关系的悟入微际,是她的一大优点。”在多元化的水墨实验中,潘一见的“云山清影”,正是通过对传统笔墨的回望,回应着复杂多变的现代性命题,以她的坚持寻找“失落的文心”。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殷会利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教学部主任葛玉君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殷会利则评价潘一见画如其人,她独特的清新与品位都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教学部主任葛玉君则评价潘一见是“重要而特殊的艺术家”,他谈到艺术研究和创作正在从专业角度出发转移到历史线索中的问题意识,在这一点上,在中国艺术家中是独树一帜的,在新水墨复杂的态势中,她一直坚持着反思和回应当代现象,从传统的笔墨语言出发探讨问题,并坚持着自己的笔墨研究和明确的创作道路。“与其说其致力于传统生发,毋宁说其是对当下画坛现状的一种理性、学理且自觉的反思。潘一见就是这样淡然地将自己的治学重点、心性修养、生命体验契合地融汇地在一起,注入到她的笔端, 诠释着她对艺术和这个世界独特的体悟。”  

       据悉,展览持续至1月7日。

太和幽涧 2017 纸本墨笔

王翚题画诗意 2017 纸本墨笔

溪山秋华 2017 纸本墨笔

云岫春荫 2017 纸本墨笔

张籍诗意 2017 纸本墨笔

京城园林写生之玉渊亭 2017 纸本墨笔

青城小景之一 2017 纸本墨笔

清溪云影 2017 纸本墨笔

春晴可遇 2017 纸本墨笔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