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德碰撞“对话”:巴赫与占研双个展亮相上海hiart space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谢媛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上海hiart space开幕现场  德国抽象主义艺术家恩里科·巴赫与中国新媒介雕塑艺

上海hiart space开幕现场

  德国抽象主义艺术家恩里科·巴赫与中国新媒介雕塑艺术家占研的双个展于2017年9月2日下午在上海西岸hiart space揭幕。

  此次展览作为中德艺术家的“对话”,并不是Hi艺术的首次尝试,但却是在以理论基础角度切入的一个不仅限于视觉效应层面的新尝试。毕竟从中欧环境中的联邦议会制语境里对于“通俗建构”的认知和从中国目前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语境里所探讨的“超现实”,是存在截然不同的人文色彩和思维习惯差异的。而机械装置所隐喻的冷工业特质与冷抽象所展露出的极致理性,是否能产生视觉协调之外的差异性碰撞,或者更和谐,也将是此次“对话”值得拭目以待的另一个所在。

恩里科·巴赫个展上海hiart space 展览现场

  1980年出生于德国莱比锡的恩里科·巴赫,非常擅长在大尺幅的画布中展开许多抽象的空间,通过在简单的几何图形所构成的基本框架,使用强烈的着色来强化画面的张力。他将“平面”与“空间”的对应关系设置成自我创作结构的主要关联,并始终尝试在不同的尺寸关系内,于二维平面打开尽可能的三维空间的过程里,以一种近似“知觉雕塑”的视觉体验在塑造“型体”的同时突破空间局限。

恩里科·巴赫个展上海hiart space 展览现场

  巴赫说过,笔触在他的创作中并不构成关键,因为他不想呈现个人化的因素在画面里,于是始终与画作保持距离。然而在2017年的“ZS”系列中,明显的笔触关系的凸显,虽遵循着某种似乎程序化或者平衡的规律,却终究要比之前冷硬的画面气质更显得情绪化一些。情绪的体验是个人的,也是相互的。

  当情绪的反应在观者与作品存在的相同空间里,成为役使“观看”的功能,那么它同时也将是完成“观看”的目的。这些情绪由巴赫的笔触构成了导向,不只将创作中的个人情绪在结构空间内与公共关系形成置换,也同时在叠加的色块关系及光影作用下,达到一种潜藏隐匿的心里暗示。

  这种心理暗示作用于视觉和感知意识虽然是主观的,但其实也是具有社会普遍性的。比如看到幽暗的隧道口会有疾速感和警惕自觉,看到“入口”暗示会有进入的好奇一样。另一方面,线条冷硬笔直、界面切割的果决锋利、同色系的娴熟使用所构成的整一画面,自2014年开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巴赫创作中非常鲜明的特征。

ESDB_2017_280x 370cm_oil_on_ canvas.jpg_heller

ESW_2017_250x 200cm_oil_on_ canvas

  “通俗”之于巴赫的原用词是“POP (国内普遍翻译为:波谱艺术)”。因此(Assemblage)”与“偶发艺术(Happening Art)”。而不论是既成主义、集成艺术还是偶发艺术,对于“情境”的筹划、要求和置换都是更即兴的,于个体情绪的关注更加是悖论。当然,作为画家的巴赫,一直以来秉持的德国式严谨的绘画方式,本身已是对“波谱”的反例。

  但最有趣的是,事实上巴赫对于此次展览的命名是来源于一个乐队的名字“反流行联盟(Anti-Pop Consortium)”。

ZSMB_2017_145x 115cm_oil_on_ canvas

ZSNO_2017_145x 115cm_oil_on_ canvas

  然而2017年“ZS”系列的几张新作,相较于此前的画面(包括2016年创作的另外几张“ZS”系列),则明显有了强烈的色彩冲撞,比如《ZSNO》、《ZSMB》。这种明显的色差冲撞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画面的情绪张力,致使创作者的情绪在画作与观者共同的情境空间内,成为推动关系效应产生更主观转变的助力。作品的“物性”也经由情绪的更多介入而陷入旁置。

  也只有此时,个人与公共关系模式的转换才是有效的。一方面,画作在展示空间内不属于任何人,却共处于任何人;另一方面,由观者的在场而确立的情境则任何情况下都是属于观者个人的。如此,当情绪(创作者的情绪与观众情绪)的对等,在观者与画作的关系平衡中所产生的个人情境在公共空间里完成时,体验才是有效的。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巴赫的尝试之一,这只是我在他的创作里找到的一个可能性。但是对于巴赫的创作而言,作品的可能性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站在作品前的观众来完整的。不管怎样,这一切似乎在某种意义上暗合了巴赫这次展览的主旨:反通俗建构(ANTI-POP CONSTRUCTION)。

占研个展上海hiart space 展览现场

  1984年出生于湖北黄石的占研,是一位稳扎稳打的学术形创作者。从大学起,占研就对材料及空间有着敏锐的洞悉,由此更于研究生阶段开始将之作为探究方向,并最终发展成为自己的语言方式进行系列阐述。从一开始的尺子系列,到公共标识、数字符号和现成品的使用,再到后面对于机动装置呈现的尝试,其背后隐匿的是他长久以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科学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梳理与再建构。每一个部件的设置都有其背后或严肃或抽象的概念构想。这样非艺术形态的艺术呈现,是占研的表达,也是反思,更是提问。而答案的提供者,却始终仅限于站在现场的观众。

占研 战车  2014   铝合金型材、PVC板材、钢丝等 89×58×90cm

  在占研的作品里,“标尺”是他创作中一直使用的元素,他试图在作品形象中嵌入并诠释工业生产中“尺度”的概念,以手作的形式再现工业制成品的物象本质,将带着人力温度的制作过程替代了机械生产,让冷酷的板材脱离工业生产线,保留了理性结构的视觉美感,以社会学反思灌入其中,赋予其灵魂。作品所需的零部件,最初都是以手工切割来完成,早期作品《战车》用童年的象征物象加入尺度的概念,冷酷的工业结构似乎剥皮见骨的彰显着属于孩童的纯真的坚持。《度量 21 克》的物象则是枪械的工业骨骼。据说人死亡的瞬间,会失去 21 克的重量,于是 21 克便成为了灵魂的重量。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看,标有尺度的枪械零件透露出结构与质感的双重美,然而用一颗子弹置换 21 克所象征的生命温度,是占研想要质问和提醒的一种不平等,是对无辜生命的隔空关怀。

占研 度量21克 NO.1 2014   PVC 板材,铝合金型材,钢丝 101×58×31cm

  在《众行运》中,占研尝试运用中国古老的“鲁班尺”做成“人”字的物象概念与“米”这个长度单位相结合,提示出人生的历程感。鲁班尺所包含的是中国人的观念中跟“命运”有关的长度概念,以不同的长度象征不同的“运程”,不同大小的“人”字又有着不同的尺长,所以也就有不同的“命运”。这些带有鲁班尺的“人”字被设计成一个可以旋转的装置,时间的消逝在旋转动作的历程里体现,不同大小的个体“人类”带着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复杂性,平行叠加组合成一个不被控制自有运数的人类社会。

占研 众行运(小) 2013    PVC板材、铝合金型材、电机等  独版  120×80×20cm

  随着创作的进一步深入,也为了避免陷入“尺子”的符号化形式里,从《幸运的配对游戏》《幸运的数字,幸运的人生》到《幸运摩天轮》,占研愈来愈不满足于单纯表现对工业物象美的反思,开始关注人类与工业化时代的关联, “理性”的规律与个体偶然性的“无常”以我们所身处的社会为阵地进行博弈。作为个体的人类“命运”和作为群体的人类所处的“宇宙”那种无以名状的神秘更令他着迷。

占研 幸运的配对游戏No.1 2013  麻将、螺丝、螺杆、亚克力等  尺寸可变

  尼采认为,“一切行为与运动皆为不死,所有人的所有行为,即使是最微小的行为,也是不死的。”奥地利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哲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 90 岁高龄时写就的自传里,提出“最重要的是,生命的短暂并不会抹杀它自身的意义,因为过去的事情并不意味着永久的消失,而是被保存起来——过往的一切在消逝之前,就被保存在了‘过去’。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所学所感,都被存放到‘过去’之中,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使它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用意义疗法治愈了 20世纪人类精神空虚、虚无堕落、无所适从的世纪病。那么生命及其延续究竟有什么意义?

占研 苍白 2016  铝合金板材、铝合金型材、压克力板材、齿轮、电机等 166×86×20cm

  在《苍白》中,占研试图表现当下人们看待这一终极问题的立场。在作品里他将密密麻麻的性别符号交织在一起,当它们的旋转装置启动时,如无数细胞在蠕动,这些符号交织形成代表“无穷”的数学符号“∞”。观众的观看则形成了某种“上帝视角”,俯瞰人类生命的循环与延续。个体在这样的视角下犹如空气中弥漫的一粒尘埃,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淹没在宏大的物种繁衍进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占研确实是悲观的。

占研 链 2017 铝合金型材、铝合金板材、亚克力板材、电机等 100×100×78cm

  占研作品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是在五月份的艺术北京,在主展位亮相的作品《链》利用机械联动的方式作为一种语言,暗喻着万物之间难以述说的互动关系。这种新奇的作品形式引来无数圈内圈外人士的关注,甚至包括太多热爱艺术的家长,尽管最初是被身边孩子的好奇牵拉到作品面前。来自宇宙空间的铁陨石、象征生命起源的三叶虫化石和海螺化石、与空间和方位有关系的指南针和罗盘、以及象征人类感官和文明起源的符号组成一串链条,散落点缀在古代星宿图所象征的时空里。点燃了人们内心隐藏的好奇:万物之间神秘且无以名状的关联。这也是占研疑惑不能解的谜题。

占研 字谜·⺮ 2017 铝合金型材、铝合金板材、亚克力板材等 169×60×9cm

  在上海 hiart space 举办自己的第一次个展,占研带来了最近一年创作的新系列《字谜》。这些作品的物象是汉字中常用的偏旁部首,偏旁部首是汉字中的“零件”,每一个偏旁部首也带有一个特定的意义,构成汉字的同时,赋予它一个基本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可能相近,可能相反,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出其不意的可能都潜伏在未能出现的另一部分留白里。作品内部是由软尺纵横重叠而成的一个个小迷宫,增添了汉字本身的谜之魅力。记得采访时占研提到徐道获时说,他喜欢这样用很小的材料组合成一件巨大的作品,每个颗粒都带着信息。而他更喜欢运用材料本身所携带的文化属性,这些作品里他似乎也逐渐接近了他所期望的。

  展览展至2017年9月30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