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7位艺术家如何在没顶画廊完成“偶发使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彭菲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参展艺术家合影  7月15日下午,没顶画廊推出最新策划

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参展艺术家合影

  7月15日下午,没顶画廊推出最新策划的群展“偶发使命”。展览呈现陈冷、丁力、陆博宇、莫少龙、佩恩恩、UMA、夏云飞等七位青年艺术家的全新力作。

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试图揭示一种规律——长久不确定的局面将刺激偶发的必然性。展览提出问题:面对信息密集时代的现实,艺术家如何从中找到自身的创作动机和使命?为此,展览选择了几位截然不同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对形式、媒材与命题的不懈尝试,体现和捕捉了偶然性如何走到必然。

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展览现场 图为UMA参展作品

  进入展厅后,可看到艺术家UMA的一组作品,UMA的作品往往以其自身创作的雕塑为脚本。此次展出的作品进一步探索形体和画面的关系。平涂式的背景为精巧的构图和高纯度的颜色提供基底,艺术家利用几何状的、抽象化的人体,以不同组合在画面中出现。这些绘画不仅再现了物质实体的形象,也呈现了不同媒介对创作过程的相互影响。

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展览现场 图为莫少龙的作品《恢复性锻炼》

  莫少龙的影像《恢复性锻炼》被放置在左方墙面上。艺术家让不同行业的人做平板支撑锻炼,每个人身体背部摆放着一个电脑,电脑里播放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今年的就任演讲。在影像中,所有表演者在自己熟悉的背景里,试图在平板支撑锻炼里,找到一种身体的平衡。

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展览现场 图为陆博宇的影像《无题》

  经过莫少龙的作品后,陆博宇的影像《无题》映入眼帘,艺术家将一颗颗鸡蛋放置在由下而上、持续运行的电梯上,当鸡蛋达到电梯最上层时,它们碰撞、轻微跳跃、相互摩擦,这给观众带来个性化的感知,比如荒诞、有趣或无趣。

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展览现场 图为佩恩恩的 “赖克”系列

  和陆博宇的影像一墙之隔的是佩恩恩“赖克”系列。“赖克”是不明商家山寨知名品牌耐克的产物,“赖克”商标被用于球鞋、球衣上,并被销往非洲。佩恩恩从中得到灵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赖克足球》和《代言人之争》。展览现场,几位表演者穿着“赖克”的球鞋,为其“代言”。除此之外,在影像《代言人之争》里,耐克足球队和赖克足球队正面交锋。

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展览现场 图为丁力的参展作品

  穿过“赖克”展区,可发现艺术家丁力的作品。丁力的作品基于对创作语言的反复实验,艺术家通过否定一次次的尝试,以最终明确自身对画面的纯粹表达。在本次展览中,丁力利用油画与喷漆的相互作用,营造出富有深度的绘画空间。

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展览现场 图为夏云飞的参展作品

没顶画廊“偶发使命” 展览现场 图为陈冷的参展作品

  在画廊尽头,呈现陈冷和夏云飞的作品。陈冷作品《附近的人》取自微信同名功能。艺术家通过“附近的人”功能,得到一个个影像素材。经剪辑,它俨然成为一部反映“人生百态”的影片。这件作品看似有叙事线索,实际是以偶然的方式,让素材产生关联。夏云飞的绘画,则是在常规尺寸的画布上画出具有不定量间隙的笔触,最终,艺术家以笔触作为轮廓框,制作成异形画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多位生于1990年前后的艺术家首次参展没顶画廊。炎炎夏日,这些年轻的创作者,既完成了各自的“偶发使命”,也因此得到展示作品的机会和鼓励。

  据悉,展览持续至8月27日。

(本文图片由没顶画廊提供,鸣谢艺术家)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