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新人文画(第一回)五人展在虞山当代美术馆开幕:重塑中国水墨的人文主义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房卫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17年6月18日晚,“新人文画(第一回)五人展在江苏常熟虞山当代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朱建忠、杨键、许华新、王爱君、田卫五位艺术家的作品。本次展览旨通过对中国传统水墨精神的重拾,接续文人士大夫兼济天下的传统并融合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重新建构中国水墨的人文主义精神。

 

开幕现场

  新人文画系列展的缘起与诉求

  新人文画展是由虞山当代美术馆发起的系列展览,此次为第一回。虞山当代美术馆馆长张维表示:新人文画的概念并不同于80年代兴起的新文人画。其提出的背景是与当下的时代特征和水墨发展情况密切相关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观念影响,实验水墨前所未有地打开了各种可能,但也鱼目混珠,甚至把一些西方观念用水墨画一遍,也称为当代水墨,丧失了中国水墨之为中国水墨的哲学背景和自然性本征。这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反思:中国人选择水墨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的原因、特点何在?中国水墨在现代性转型中如何重返源头寻找资源?

虞山当代美术馆馆长张维发言

  张维举例表示:水的自然性是中国画的基本要素,水(色)墨在纸上的渗化,“化”很重要,自然造化之“化”,笔精墨妙之"妙",就在渗化、水的运“化”上,一幅好的中国画不仅是画出来的,也是“化”出来的,甚至是不可重复的,每一幅画都应是唯一的,都有自然立时性的参与的创化。

  又比如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人处理事物的差异性的一种方式。留白,相互退让,彼此留出空间,既能各自充分生长,又在其中生出情素,生出爱惜,生出空明之境。“如果当代水墨的发展丢掉了这些中国水墨之为中国水墨的特征,那就真是中国画已死。返回源头,重新审视中国画的基本要素,对于当代水墨的发展就有清醒的认知,并开启更广阔的可能性。”张维表示。

学术嘉宾、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陈孝信发言

艺术家代表王爱君发言

  新世纪以后,中国人从经济到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人文画及其特征要求的提出,就是为了适应变化,给出指向性。新人文画不同于新文人画,并非以游戏笔墨为主旨,追求情趣、雅趣。新人文画既吸纳和恢复士的精神性,又鉴借现代知识分子独立、承担、超越的品质。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学术研讨会

  为此,张维提出新人文画的四个品质特征:

  第一:具有当代图式。身在当下,须有当下个人视角。既不拘泥于传统笔墨线条,又不反对,同时鼓励创新。

  第二:由文人雅士的士大夫传统,吸收现代知识分子独立、批评、超越的元素,展现既有现代性孤独、破碎又有公民意识的现代知识分子品质。新人文画家要求具有现代知识分子的品质:人文关怀、终极关怀是其基本特点和诉求。

  第三:依然要有自己独特的技法、图式,区別于他人。这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要求,独特的技法是一个人观察世界方式的真诚考验,怎样画,体现画家观察世界的角度,体现认知世界知行合一的能力。

  第四:保持以现代性视角进入传统文化精神,激活传统,用传统精神境界修复现代性破碎、极端的前宏大叙事,创新时尚并含古典气息。

  五位艺术家的人文精神与创造性语言:

  本次展览的学术嘉宾、著名策展人陈孝信先生称朱建忠是五人中最具传统意识的,是从古典中走出来的。朱建忠数十年画一棵孤松,这棵松树既不同于古代士大夫的松竹梅的的松,也不同于一般49年以来的英雄主义的松树,而是独立个体面临时代处境下的松树。朱建忠反复宣染出玄冥的背景,如宇宙般浑然一体,以返回自然大化无形的天机。

  张维认为:朱建忠的画不是从感官,而是从内里,充盈着感人的形而上的力量,使我们天人合一的古典精神纤毫不爽地活在了今天。

朱建忠作品 纸本水墨 123X245cm

朱建忠作品  纸本水墨 191X252cm

  杨键的画并不太注重笔精墨妙,而是直面事物,以厚拙本貌感动人,被陈孝信先生称为五人中最感性的。杨键近年来创作的系列组画《空碗》,以空碗作为物象,寓意华夏民族的苦难的承载与担当。空碗的背景是巨大的黑暗,象征中华民族在饿殍遍地的岁月里那无边无际的死亡。空碗是中国人深入记忆的饥饿感的象征,它也像一个乞讨者的钵。而杨键的空碗中蕴藏一篇氤氲的山水,死者已逝,苦难岁月也渐行渐远,但亡者如何去安置?杨键在碗中画出了一个桃花源,让备受苦难的人得到失去的山水家园,让他们安息,在苦难中生长出了一种诗意,最终完成“空之拯救”。

杨键  空碗87×61cm  纸本水墨  2016年

杨键  足音  87×61cm 纸本水墨  2016年 

  许华新面对充满雾霾与山河污染破碎的时代,没有让自己成为抵抗的斗士,而是反复地呈现给世人理想中的美景:我们的大地曾经天清气朗,江山如玉,曾经山高水长,雪如处子,山水在大地上是完整、温润仁厚而又气韵浩长。许华新以宋人大山水大丘壑为结体,重返“大”自然,不是剩山残水,不是山河破碎,也不是西式透视风景,散发出天真的生机勃勃的"大"的气象,告诉观者山水是可以澄怀卧游的,生命是可以在本真中栖息的。许华新以复古的独特的皴染技法,凝神静气,化入了一种令人神往的温润空明的境界。

许华新  群山之盟  120x240cm  纸本水墨 2017 

许华新  冰心玉壶 180x97cm  纸本水墨 2017

  王爱君通过水与水溶性的矿植物色的溶合,在纸上渗化,希望重现中国画唐之前的五彩斑斓。张维指出,在宋以后,我们的审美逐渐趋向于“水墨”,而在宋以前我们曾经有一个以矿物色和植物色并且是以水溶性为特征的色系,在那个时代色彩丰富灿烂、斑斓。虽然青绿山水浅降山水仍得延续,但毕竟单簿了,和汉唐甚至北宋的绢画及壁画相比色系的丰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王爱君的“天外”系列作品创造性地复活一套“水色”系统。

王爱君  《岐山》no.1 91cmX171cmX3 宣纸水色 2016年

王爱君 《玄炙》120cmX120cm  宣纸水色  2015年

  田卫是一个佛教密宗的修行者,他用水墨在宣纸中渗化,一遍一遍地宣染出发,形成水纹一样静默的呼吸,如音乐弦律的感动,像密宗“调息”的修行一样,以“和化”的方式抚慰惜爱,在差异性空隙空白处,生出灵光。田卫说,“我的墨更像年轮,没有挥洒的磅礴笔法,只有舒缓的吟唱,反复的累积。这些墨虽历经累劫,却默默的与水融合,温柔而顺从,安逸而闲适。我常觉自己的绘画状态像一个持咒的老居士,嗡嗡吽吽地,目标单一明确,意虑洁净执著。在这中间偶尔心灵雪月空湛,当下澄平,时空顿止。这样的境界,我心甚恋之”。

田卫  倏尔之二136×49cm  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 2014

田卫  今兹之一  136×49cm  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  2014

  据悉,新人文画展还将秉持上述的要求,吸纳更多的艺术家加入。本次(第一回)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