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艺术 乡村 公益 “龙眼”驻地计划艺术展于从化乐明村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陈峰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12月19日,“龙眼”驻地计划艺术展暨源美术馆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12月19日,“龙眼”驻地计划艺术展暨源美术馆改造计划启动仪式在广州从化乐明村绿芽基地举行。这是全国首次由公益机构参与发起的艺术驻地计划,六位来自北京、云南、浙江、广州的年轻艺术家,展示了驻地一个月的创作成果。同时,项目发起人陈晓阳介绍了源美术馆的改造计划。

“龙眼”驻地计划艺术展暨源美术馆改造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活动现场当地特色文化“猫头狮”舞狮祝贺

  “龙眼”驻地计划的发起源于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芽基金会”),2014年,绿芽基金会入驻从化乐明村,在村中开展生态种植合作社、垃圾不落地、潮农学堂、自然教育等城乡互动实践,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为推进乐明村的艺术文化建设,绿芽基金会邀请人类学者陈晓阳和艺术家银坎保共同发起“源美术馆”这一公益艺术项目,并顺应推出“龙眼”驻地计划,邀约艺术家与乐明村村民,共同践行乡村文化复兴。

“龙眼”驻地计划艺术展暨源美术馆改造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陈晓阳谈起选择在乐明村“落地”的原因时说道,“它的自然环境很好,自然生态很丰富,它给艺术家提供的创作空间是非常大的,它不止是村落,还有很好的山野。其实中国艺术、中国审美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然,这个地方不仅对村子来说是一个文化源头的重建基地,也是青年艺术家们回溯自己文化根源的一个很好的实验场。”

由龙眼屋改造而成的源美术馆航拍图

  参与本次展览的一共有六位艺术家,他们皆就地取材,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普耘的《巢》直接取自当地村民的蜂巢,以统一的形式将不同形态,不同肌理的蜂巢组织起来,构成了颇具形式趣味的作品。李响等人的《牛屎粪墟——以物换物》活动以互动的方式让物品之间得以流通,而这又带入了村民之间交往的痕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村民何灿明的作品《大明摄影》以一个多月的学习成果,直观地显示了艺术进入乡村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巢》 普耘 2016年

《河流》 银坎保 影像 2016年

《牛屎粪墟—以物换物》活动 

展览现场艺术家们的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樊林认为这个展览可以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美术馆”,在她看来,“驻地”艺术的创作方式是允许讨论的,“艺术家与村民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双向可能性的存在,才是未来文学、艺术和乡村发生关联的美好愿景。”

源美术馆改造方案俯视图

源美术馆改造内部效果

  “我们现在准备把这个美术馆搭建成一个平台,‘驻地’是我觉得比较能让艺术家带着能量来这个地方的一个活动,有人来就有能量,就像河流一样汇聚在一块儿。这里就像一个池塘一样,每个经过这里的人,比如艺术家、村民、游客,都可以从中汲取养分。这里以后还会有其他功能,比如说木工坊,编织工坊等,跟村民有链接的一种关系,最终还是做人的事情,跟人有关,跟文化有关。” 该项目另一个发起人艺术家银坎保谈到这个计划的愿景时说道。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