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清代外销扇精品展亮相海战博物馆 怀袖雅物见证海上丝绸之路辉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何妍婷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风从这边来——清代外销扇精品展”现场“

“风从这边来——清代外销扇精品展”现场

“风从这边来——清代外销扇精品展”现场

“风从这边来——清代外销扇精品展”现场

  2016年12月8日,“风从这边来——清代外销扇精品展”在东莞海战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海战博物馆主办,共展出深圳藏家五壤斋收藏的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由广州制作出口的各类精品扇具80件套。象牙、玳瑁、掐丝珐琅、刺绣、堆绫等各式珍贵材料、独特工艺汇聚一堂,可谓珍品荟萃,蔚为大观,它们在述说艺术的同时,也展现了广东沿海一带在明清时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辉煌。

  扇子在人类历史上曾被作为最重要的纳凉工具,从已发现的图像和实物资料判断,最早的扇子可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时期,而中国的扇子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已经发展较为成熟。随着时代演变,扇子逐渐成为与礼仪、风俗、诗词、戏曲、书画等文化艺术相关联,且与雕刻、髹漆、织绣、镶嵌等工艺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的艺术品。清代是我国折扇大发展的时期,在当年广州商贾云集的十三行,涉及漆器、银器、瓷器、纺织、绘画、雕刻等各个行业。“真棕扇甲象牙镶,新样全描绿间黄。破尾孤灯两枝笔,郎描苏武妾王嫱。”--从当时流行的《竹枝词》中可见当年广州扇子制作之发达。象牙镂雕、玳瑁描银、檀香透雕、黑漆描金、乌木骨绢、银累丝镀、骨柄鹤羽等等,几乎所有的用来制作手工艺品的质材都能用来制作扇子。盈尺古扇,不仅凝聚了匠师们的聪明才智,更承载着深厚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风从这边来——清代外销扇精品展”现场

“风从这边来——清代外销扇精品展”现场

“风从这边来——清代外销扇精品展”现场

  从汉代以来,广东就是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清代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后,广东垄断海路中西贸易近一个世纪,是清朝全盛时期世界贸易的重要环节,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中心,也是中国外销艺术品的生产基地与中转基地,大量外销艺术品在广州加工制造并走向世界。当时的广州手工作坊十分发达,当时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进口的折扇在欧洲上流社会深受欢迎,中国扇商们为迎合西方人的喜好,将欧洲的审美趣味与中国的高超制作工艺相融合,制作出独具匠心的“外销扇”,其艺术成就在中国扇史上独树一帜。广州外销扇的制作广泛采用各种名贵材料,同时吸纳了当时各类手工艺元素,如象牙镂雕、玳瑁描银、檀香透雕、黑漆描金等等,使其成为集合多种精细工艺于一体的高级外销商品。盈尺之间,不仅凝聚了匠师们的聪明才智,更承载了中西交流、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玳瑁透雕描金折扇

砗磲彩绘人物花卉折扇

黑漆描金葡萄纹折扇

  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本次展览以大航海时代的广东与世界为背景,以广州十三行销往世界的外销扇为展示重点,突出广州十三行及东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在东风西渐的历史进程中,古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给西方社会带来的影响。此次展览甄选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广州地区制作的各类精品外销扇,从中可以看到象牙、玳瑁、掐丝珐琅、刺绣、堆绫等各式珍贵材料和多种独特工艺之间的完美结合,其设计之巧妙,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为观众了解当时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2月28日。

描金人物纹团扇

间纸本彩绘羽扇

刺绣花鸟绒羽折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