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冰韵鸿图——黎冰鸿艺术研究展”在莞城美术馆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何妍婷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嘉宾合影莞城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慧贞致辞东莞市政协朱伍坤致辞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致辞

 

嘉宾合影

莞城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慧贞致辞

东莞市政协朱伍坤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致辞

艺术家黎冰鸿女儿黎小冰致辞

作品捐赠艺术:莞城美术馆馆长谢钧(左)、艺术家黎冰鸿家属黎小冰(右)

  雅昌艺术网讯 2016年11月15日,“冰韵鸿图——黎冰鸿艺术研究展”在东莞市莞城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黎冰鸿一生中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作品共142件。鉴于黎冰鸿东莞籍艺术家的身份,此次展览增加了黎冰鸿在东莞相关活动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有些作品尚属首次展出。

  黎冰鸿(1913—1986),原名炳康,广东东莞凤岗人,代表作有《南昌起义》《水电站发电了》《黄昏出击》等。黎冰鸿身上,最鲜明的标签为“红色美术家”, 其一生的艺术创作都与国家兴亡紧密结合。早年,黎冰鸿师从李铁夫学油画,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到苏北解放区,随军征战。黎冰鸿早年作品多为战地写生、宣传画、人物素描、漫画等。在1959年,黎冰鸿创作《南昌起义》后一举成名,获得画坛盛誉。

“冰韵鸿图——黎冰鸿艺术研究展”现场

“冰韵鸿图——黎冰鸿艺术研究展”现场

  黎冰鸿亦是一名“教育家”,他长期任教浙江美术学院。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油画民族化之路,提出了“中国式油画”的创作理论,将绘画技巧归纳为“意、章、形、色、笔”五字诀。晚年所作油画风景,尤重意境创造。展厅一隅,画布、画家、画笔、椅子……再现了黎冰鸿的创作场景。

  此次展览以黎冰鸿先生的人生历程和艺术创作特色为两条主线,划分为“新中国,新气象”、“东欧之旅”、“追忆革命岁月”、“在时代现场”、“生命归真”等五个部分,完整地再现黎冰鸿先生的艺术人生,并凸显了他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新中国,新气象

 

“冰韵鸿图——黎冰鸿艺术研究展”现场

黎冰鸿  《水电站发电了》  油画  75.5cm×75.5cm  1958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新中国成立是20世纪中国社会重要的时代转折,也是一代革命美术家重要的人生转折.新中国成立以后,黎冰鸿开启了新的艺术人生。作为亲身经历过战争与苦难的一代美术家,他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在新的时代氛围感召下,他将自己的沛然深情倾注到描绘与表现新的时代景象中,创作出一批透溢着盈盈抒情意味的风景画与人物画。这些作品中的抒情意味既饱含着历经时势变迁的沧桑感,也充满了画家对新的时代生活的无限期待与憧憬。因此,“新景象”既是时代新景象,也是画家艺术人生的新景象,在他整个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他迈向个人艺术巅峰的起点。

  东欧之旅

“冰韵鸿图——黎冰鸿艺术研究展”现场

黎冰鸿  《自画像》 油画  23cm×17.7cm  1955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是促成黎冰鸿艺术走向成熟的时代外因,那么东欧之旅则是他加速抵达艺术“彼岸”的内在催化剂。1954年,黎冰鸿、黄新波、滑田友等画家一行受国家委派出访保加利亚,途径东欧数国。或许是因为黎冰鸿早年在东南亚地区转辗生存的人生经验使然,他对异域文化葆有高度的敏感;也或许是他内心潜在的艺术悟性,在探访东欧的美术馆、博物馆的路上,在与当地艺术家的交流中,在拿起画笔纪录东欧风土人情的过程间,黎冰鸿豁然了悟了油画创作的根本。这个根本既包括他对油画技法的掌握,也包括他对“中国式油画创作”的思考。从他在东欧之旅中留下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创作逐步转向一种平衡诗性与理性、粗犷与微妙、兼容西方与东方的艺术风格。当然,“东欧之旅”在黎冰鸿的艺术整体中并不是孤立的现象。1956年,黎冰鸿与来华举办油画训练班的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夫等画家的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他对“中国式油画”的范式进行积极的思考。因此,“东欧之旅”既是黎冰鸿艺术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也是他艺术创作中的典型现象。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词: 黎冰鸿 莞城美术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