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样貌”朱屺瞻艺术馆揭幕: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谢媛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开幕式现场

朱屺瞻艺术馆艺术总监陈九致辞

  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展览于2016年5月10日下午在朱屺瞻艺术馆揭幕。

  本次展览展出白缨、崔彤、丁蓓莉、刁雅琳、毛宇佳、刘永涛、孙源、王伊楚、王牧春、徐旭峰、赵爱华、宗锡涛、庄颖等13位艺术家的45件作品,希冀通过这个展览,透过艺术家的作品能捕捉这个正在发生的群体的一些艺术个案和现象。

  朱屺瞻艺术馆艺术总监陈九表示,2005年,朱屺瞻艺术馆创建了“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其建立初衷即在于传承经典,并挖掘和呈现水墨领域的新力量,2013年朱屺瞻艺术馆推出了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与明人对话:当代画家面对传统的六种态度”,以传统和现代语言对话的方式开启了新水墨的新思考机制。2016年我们在继续关注水墨领域新力量的学术主旨下,推出新一届的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在水墨谱系梳理的同时,挖掘当下的新生水墨面孔,呈现当下年轻一代对水墨语言的探索和思考。

“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开幕式现场

嘉宾王劼音致辞

  上海有个现象,喜欢“混杂”,就像这座城市喜欢中西、传统和现代驳杂而居的文化一样,这个城市的艺术也沾染着这座城市场域里的惯习和习气,流行“杂聚”,比如喜欢将国画和水墨、画院和在野的艺术和艺术家“黏”在一个展场里,在那些混杂的展览情境里,我们混沌其中,感觉像一场聚会的雅集,至于产出了什么,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在此次“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展览中,展览试图抛开这种驳杂的展出方式,摘出“水墨”这个点,将艺术家的创作焦点放在在水墨性和绘画性上的讨论上;另外我们将抛开海派和后海派这些概念的讨论,从个体去观察,从一种表象上观察每个个体的艺术,在这样一个现代性的都市语境里,个体语言的范式实践应该比一个集体话题的塑造更加有效,更加有它自己的生命力。水墨和个体——是我们此次展览的一个态度,也是展览预设的起点。

参展艺术家丁蓓莉致辞

  这样的考虑,是基于2013年曾经做过的“样式:上海水墨的十个个案”的谱系延续,从一个上下文的艺术史语境中追溯、承启转合,如果说上海水墨的十个个案选择的是10位在水墨语言、风格相对比较成熟的50、60年代左右的新水墨艺术家;那么此次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则从一个脉络谱系上聚焦70、80更年轻一代的水墨艺术家的创作,他们是一批活跃又不断迈向成熟的创作群体,70后创作群体目前正处于创作的盛期,80后的艺术语言和风格也正在形成,将这两部分群体放在一起研究和展示,试图从一个动态的发展谱系上进行一个学术梯队的假定,为新水墨的研究提供更多感性的展览文献和展开讨论的视角。

“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展览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5月25日。






 
关键词: 样貌 朱屺瞻艺术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