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晚期风格:白南准香港首展于高古轩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胡亦婷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白南准“晚期风格”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 9月17日晚,“视频

白南准“晚期风格”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 9月17日晚,“视频艺术之父”白南准“晚期风格”(The Late Style)于高古轩香港画廊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白氏逝世前十年间创作的录像雕塑、油画及素描,当中包括多件从未展出的作品,此外还带来了其在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重要作品,如《电视座椅》(TV Chair) (1968 年)等。在此次参展的19件作品中,有14件从未公开展出过,其中包括《蜡烛电视》(Candle TV )(1991年至2003年)及其它大部分“晚期风格”的作品。

  白南准(NamJune Paik)1932年生于韩国首尔,从小学习钢琴,他最初想成为的并不是艺术家,而是音乐家,但因为他手指短,钢琴老师甚至建议他别再学琴,这也成为了他转向艺术的缘由。1950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白南准父亲举家迁往香港,后搬至日本,他就在在日本东京大学修读音乐,对现代作曲家荀伯格(Arnold Schonberg)十分感兴趣,1956年毕业后,他又奔赴战后欧洲艺术中心德国,于慕尼黑大学修读音乐史,结识了认识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前卫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从此走向艺术。1959年,白南准完成了他的“行动音乐”《向约翰·凯奇致敬》,在音乐的演奏过程中,他摔鸡蛋、打碎玻璃、砸毁乐器,动作象闪电一样令在场的观众感到震惊,被评论界讥讽为“文化恐怖主义”,但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里程碑。再后来,他定居美国,加入了激流派(Fluxus)活动(小野洋子是激流派的一员,他的好友),并与大提琴家夏洛特·摩尔门(Charlotte Moorman)开始了长期的合作。多重的生活经历,让他总能走在不同文化的前沿。他曾说:“我宁可堕落,也不要重复那崇高的极点。”从实验音乐、行为表演、激流派艺术运动到电视、电子、光学、机械,再到发明电视装置和视频装置的新艺术形式、动态艺术展,进而到电脑普及后数字化整合图像传输系统,因此,白南准的一生在不断地突破和创新。

高古轩画廊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尼克·西蒙诺维奇( Nick Simunovic)(左一) 与藏家交谈中

  对白南准影响最大的科技发明是1956年索尼生产的手提式录像摄影机。艺术家通过它将创作延伸至各个场域,譬如,近60年前他曾用Sony摄影机拍下罗马教皇在纽约出现的画面,这也被一些学者定义为艺术史上第一件录像作品。虽然当时电影、电视已经不是新鲜玩意儿,但白南准首次将媒体运用于艺术上,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是当代艺术革新的先锋人物。他曾创作过了由1003个显示器组成的通天电视塔作品《包裹世界》,它还有个自嘲的名字叫《越多越好》,是白南准最大的作品,也是他为1988年汉城奥运会而专门创作。白南准曾说:“我的电视既非从始至终是有趣的,亦非从始至终是无趣的;就像大自然是美丽的,并非因它在美丽地变化,仅仅因为它是变化的。”

  白南准不但是一个先锋开拓者,还是一个幽默大师,曾被策展人形容为艺术捣蛋鬼。1998年6月9日,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白宫举办欢迎韩国总统金大中的晚宴,白南准受邀出席。由于当时他已下半身瘫痪多年,和克林顿握手寒暄时,他站了起来,突然裤子“不慎”滑落,并且他没穿内裤,虽然他形容是意外,但还是引发了艺术界的欢呼。当时正值莱文斯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白南准这一举动引起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还有媒体笑言:有一个人在白宫掉裤子了,但那不是克林顿。他甚至连自己的葬礼也幽默了一把,2006年白南准在美国迈阿密逝世,他提前为即将前来悼念的嘉宾准备了50多把剪刀,请他们将领带一一剪断,扔进棺材里,以表怀念。他最为经典语录是:“艺术只是场骗局。你只要去做没有人做过的事。”

  高古轩画廊宣布在全球代理白南准遗产管理委员会后,现于香港举行白南准首次个展。本次展览印证白南准毕生探索科技在文化中担当的角色,包括通过电视播放的无数影像。他于 1996 年 64 岁中风后,减少了外出旅行,大部分时间都留在纽约工作室,重继续从电视寻找灵感,并以此作为创作媒介,显示屏也花满了图案,似乎这些是错乱的或被抛弃的。

《蜡烛电视》(Candle TV) 1991-2003年

  此前他曾有一件组品叫《电视蜡烛》,而本次一进入展厅可看见的作品是《蜡烛电视》(Candle TV )。他在电视外壳内摆放一支蜡烛,取代电子发出的光。

《TV佛陀》

  白南准说自己不是佛教徒,但他创作了不少与佛、与禅有关的作品。在本次展出的代表作《TV佛陀》中,他收藏的佛像“站”在一旁“看电视”,电视里是“自己”,佛陀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仿佛在看另一个自己。

《电视座椅》(TV Chair) 1968 年

  如重要的作品《电视座椅》(TV Chair)中,他通过加强影像的闭路功能来和观众交流。

《胶木机器人》(Bakelite Robbot) 单频录像 2002年

  白南准曾到中国一段时间,电视里面播放的一幕是中国师傅做拉面的场景,电视柜被刷上了图案,而柜子前面有一叠书,最上的一本是《唐诗三百首》。电视背面的墙上左边是文革时期样式的海报《祖国永远是春天》,右边则是一幅中国画。

《运河街 359 号》(359 Canal Street) 1991 年

  《运河街 359 号》(359 Canal Street)(1991 年)是一件自传式装置,在一张书桌上方的墙上悬挂了电视零件,桌上放有雷·约翰逊(Ray Johnson)、小野洋子(Yoko Ono)及激浪派创办人乔治‧马西纳斯 (George Maciunas)等人的信,以及白南准作为欧洲新晋艺术家的活动剪报。

  白南准遗产管理委员会执行人白田健(Ken Hakuta)、独立策展人兼白南准学者约翰G·翰哈德特(John G. Hanhardt)、白南准遗产管理委员会策展人钟·胡夫曼(Jon Huffman)以及高古轩画廊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尼克·西蒙诺维奇( Nick Simunovic)出席了本次展览的开幕。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1月7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