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陈冠中的香港:曾经的精彩与平淡(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网络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办刊物 主流之外生存的《号外》
《号外》在80年代比较成功,其实香港的70年代才是真正的百家争鸣,非常多的小刊物,有些做一两期就没有了,也有的能做几十年。
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香港有很多小报,知识青年们创立,不公开发行。有名的除了刚才提到的《中国学生周报》,还有《年青人周报》,后来还有一份激进青年办的《70年代》双周刊。大学预科那年我开始看《明报月刊》,一期不缺,感觉摸到了中文知识分子的真正趣味所在。像我这样的文艺青年们都惟《明报月刊》马首是瞻,以至我大学毕业后两年,用中文写的第一篇上万字的长文,就是投给《明报月刊》而不是自己办出来的《号外》。
1974年我去美国,看到当地嬉皮文化最后一波地下报纸,比如波士顿的《The Boston Phoenix》、《The Real Paper》,纽约的《村声》。这些报纸的特性就是依照同代人的趣味来定位,一面谈论世界大事、政府丑闻,一面谈论文学、电影、音乐。凡是这代人喜欢什么,里面就有什么,我回到香港以后就想做这样一种综合性的刊物。但还是从香港的报纸传统起步,最初的五期是报纸,开本差不多就是现在《新京报》这样大小,中文名字叫《号外》,英文名字是《The Tabloid》,意为“小报”。出到第六期,改成16开的月刊,英文名也改为《City》。
我找了三四个朋友一起办《号外》,第一期印了一万份,发行出去一两千份,因为发行商看我们寒酸,不愿发行。最后卖掉两三百份,剩下的我用手推车送去湾仔横街后巷的废纸回收站。本来双周报,改成月刊,也是因为在报摊放太久,报纸都烂掉了,杂志会好一些。
我们叫《号外》,就是想做香港主流媒体之外的东西,后来发现很难。开始是我自己出钱做,后来招股,朋友们陆续加进来,招到20多个股东。我们一直亏本6年,之后慢慢收支打平,应该是运气好,很多人愿意免费帮忙来做这本杂志。我自己从1976年到1980年做出版人,没有拿过薪水,这样熬过来。
现在看内地的局面也比较丰富了,但是办杂志的成本已经太高,每天就是烧钱,连《SOHO小报》最近也停刊了。实际上我觉得,今天内地的媒体,已经比香港做得更好,像南方报业旗下很多报刊的深度调查,还有《财经》这样的杂志,更是远远超过香港同类媒体。要知道香港财经刊物都是很烂的,他们怕得罪企业,基本都是一边倒的公关文章,深入的报道没人做。
我做杂志一直没收入,到1981年扛不住。当时有小孩了,我只好去做编剧赚点钱,就这样进入电影圈,正赶上香港电影的所谓“黄金十年”。一批留学外国学电影的人,像徐克他们,70年代末回到香港,还有一批是TVB训练班出来的人,比如谭家明等人,从电视转战电影,这样两批人就汇集出了新的风格。一些新导演看到我写的文章挺有意思,就叫我去写剧本。80年代香港文化有种整体要转型的趋势,老板们宁愿试一些新人,都不要老人们做下去。我进入电影圈一看,40岁以上都不要了,全是我这样二三十岁的人。机会汹涌而来,大家都成功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