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狄青:文学是只不死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天津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现在每每谈起“文学”二字,当下的年轻人想起的会是韩寒、郭敬明,爱看电视剧的读者想起的也许会是石康、六六,纯文学仿佛已经远离人们。但还有一批作家依然坚守在纯文学的阵地上,不为名利,只为了自己的喜爱和责任。“责任”二字的分量着实挺重,正是这两个字支撑着他们在文学的土地上默默耕耘。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学代言人,比如武汉的池莉、南京的叶兆言。文化名人对于一个地方具有深远的意义,天津作家狄青也深知这其中的作用,懂得自己肩上的重任。这位青年作家最近凭借短篇小说《到马城去看海》获得了国内文学期刊中的重要奖项——第三届“长江文艺·完美(中国)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也因此成为本市首位获得该文学奖项的作家。
  这位早熟的作家15岁开始发表第一篇文章,而后一发而不可收:他先后在《萌芽》《作家》《大家》《中国作家》等国内数十家文学期刊发表大量作品,作品曾获全国梁斌文学奖短篇小说一等奖、最佳散文集奖等。
  曾经的狄青在《天津日报》农村版开设专栏,迷倒了一批农民兄弟姐妹。而今的狄青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协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这位才华满溢的作家并不会为了迎合“潮流”而去写一些能获取金钱的作品,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文学更重要。
  有一些人为了追逐名利而舍弃精神的追求,而狄青依然用最真挚的心抒写着社会。他自在而又敏感地生活着,作品中充满了对弱者的悲悯和同情。他矜持而倔强地活在当下,执著地用文字记录着城市的一言一行。
  名作家被娱乐化
  狄青在天津可算是成名很早的作家了,这也和他的经历有关:从小生活在农村,15岁进工厂,而后当过记者,做过编辑。虽然他获得了很多文学奖项,但他依然还有自己的担忧:他以前一直以为一个作家一辈子有一两篇代表作就行了,但现在如果一年写一两部都会被人遗忘。
  他这样发着牢骚,可还是坚持文学创作。这些年他自身的文学经历让他觉得:一个城市的作家对城市文化很有影响,比如上海有王安忆,宁夏有郭文斌等优秀作家,四川有麦家、阿来,浙江有余华。相比较下,他受刺激了。他们对文学的态度特别虔诚,这让他觉得应该好好地去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高。
  记者:当时为什么创作《到马城去看海》?
  狄青:它发生在一个小城镇,我比较喜欢那种小地方,比较留恋上个世纪。这次我想通过《到马城去看海》来写一种人生的无奈。我们身边有很多小事情发生,在忙忙碌碌中也许它们会被忽略,这就是我想表达的一种无助。
  记者:这些年在追求文学的道路上,你犹豫过吗?
  狄青:我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对文学的困惑。会问自己,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因为整体上人们不重视它,而是关注股票升涨。这时我该怎么办?我周围有的人出国淘金,有的南下创业,有人劝过我改行。但没有人坚持文学的话,是遗憾的。那么多影视、电视剧本,我也可以写,但我没去写。文学真是一只不死鸟——不管人们关注不关注它,它永远都是人们精神层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记者:但有人说现在的作家不如以前那样受追捧。
  狄青:我觉得现在不能说作家不受追捧。像韩寒、郭敬明在历史上就没这么被追捧过的——鲁迅也没有这样受追捧。现在韩寒、郭敬明到了某个地方,人们会以为来了某个歌星,被里外三层的小孩儿们围着,他们已经被娱乐化了——把所有的东西给娱乐化。
  网络文学得益其群众性
  作为一个传统文学的顽强战士,狄青对网络文学的动向也是洞察秋毫。他对文学的庸俗化深恶痛绝,但又无能为力,只能用自己锋芒毕露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达对传统文学的坚定信念。
  记者:你看过网络文学作品吗?
  狄青:以前我从不在网上看东西,有一阵子《明朝那些事儿》挺火。我不知道它为什么发行那么多,而且很多报纸连载,就去看看。看完后,我就觉得似曾相识,就细读了《明通鉴》白话文版,发现《明朝那些事儿》基本是从《明通鉴》一书中来的。这本100万字的《明通鉴》白话文版,它缺少现在的语言,特别是网络用语,而当年明月把很多当下的网络用语用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弥补了它的不足。现在网络上的很多东西,其实若干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比现在作家写的东西好多了——仅仅因为以前那些好作品没有放在当下去炒作,但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能力和时间去关注它们,而很多人却以为现在的一些畅销书作家了不起,实际上他们是拾人牙慧——甚至说有一些仿效。现在有很多“大师”,但只是人们没有去验证,所以才造成了遍地都是大师的局面。
  记者:那么在你看来,网络文学有哪些利弊?
  狄青:写《创业史》的柳青说一个人如果想写长篇小说,除非在一个地方泡上十年才敢写。鲁迅一辈子没写过一篇长篇,能因为这个而否认他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吗?现在网上有人一天能写三四万字,一个月就能写一部长篇!有的人写过十几部小说,但人们一部也不知道。但我觉得网络有它的长处:它降低了写作者的门槛,使文学变得更群众性。但从文学角度来说,没落和兴盛就和它没关系了。
  作家怎可分年龄
  对于目前的“80后”“90后”作家,狄青全盘否定了这种年龄的划分,在他看来,文学是不分年龄和国界的。对于获取不少经济利益的畅销书和作家,他不嫉妒不眼红,还是在自己的文学领土上驰骋着。
  记者:你觉得作家可以按年龄来区分吗?
  狄青:这在历史上也没有。徐志摩比戴望舒大十岁,他们俩就不是一代诗人吗?鲁迅用白话文写作,柳亚子用古文写作。能因鲁迅比柳亚子大六岁而把他们区分开吗?不能。2007年,88岁的多丽丝·莱辛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得奖那天去超市了,回来时,见一帮记者围在她家门口,她就坐地上,伤心地以为她家着火了。然后大伙说“您拿诺贝尔文学奖了”,老太太这才坐在台阶上,一边喘气一边接受大伙的采访。有记者问她:“您一会儿接受完采访干什么呢?”她说做饭,吃饭,写作。作家不是跳水运动员,二三十岁就退役,作家越成熟,他的作品越值得读。
  记者:你对石康、六六等作家如何看待?想过有一天像他们一样拥有充裕的经济基础吗?
  狄青:石康最早是写纯文学的,但作品不多,后来很快被书商包装了。在比较流行的作家中,他是文学性较强的作家。他是一个非常勤奋和聪明的人,但写《奋斗》很模式化,比如作品中有迎合现代人口味的富二代。六六本身很怪,她开始写的东西出版不了,后来在网上写东西火了。她的作品和当下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包括房价、婆媳关系等。虽然六六是在网上起家,但是她也说传统文学是她的一个梦想。社会多元化,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现在很多网络作家有自己的经纪人,他们就跟影视明星一样,这在西方很少见。我对他们谈不上羡慕和鄙夷,就是每个人的机会、环境不一样。对我来说,写好自己的东西最重要,其他的顺其自然。
  【记者手记】
  做白日梦不是坏事儿
  一直以来,他都习惯在深夜写稿——有时候一整夜都不睡觉,浓重的黑眼圈证实了这点。
  眼前的他虽然言行中略带腼腆,但一谈起文学就滔滔不绝。即使他语速舒缓,举止低调,但他独特的观点还是掩饰不住他对文学的满腔热情。他甘于清贫,在文学中看着寂寞渲染成一幅画,让忧郁的留白填满生活。他说现在的人们是需要白日梦的,做白日梦不是坏事儿。
  的确,人们需要给梦想一把梯子,而文学就是这把梯子。人毕竟是高层次动物,需要的不只是物质方面,还要有更高的追求——包括文学。诗意是文学的一个特点,是买不到的。狄青就像一首诗,他的人品和文品都被熟人称赞,甚至有人曾用“完美”二字描述他,而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