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我 1985-2015》巡展开幕 以个案观察纪念“85新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杨晓萌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展览开幕式别开生面在画廊外的街道上举行展览开幕式现场前来参观的人群如织展览开幕式好友相见相谈甚欢  

展览开幕式别开生面在画廊外的街道上举行

展览开幕式别开生面在画廊外的街道上举行

展览开幕式现场前来参观的人群如织

展览开幕式现场前来参观的人群如织

展览开幕式好友相见相谈甚欢

展览开幕式好友相见相谈甚欢

  (雅昌艺术网讯)2015年5月2日在凤凰艺都798艺术空间举办的《我 1985-2015》系列巡展开幕。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有苏新平、沈勤、顾黎明、孟禄丁。

  进入展厅向左转是四位艺术家在80年代的创作活动的文献部分。向右转是四位艺术家的作品。

  85新潮作为群体运动,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遗产。由于90代的经济文化转型并未能够全面梳理。因此群体现象下的个体艺术发展变化的个案更有其独立的价值,对未来具有启示的意义。

  此次展览以几位艺术家的个案, 从另外的角度思考梳理"85"新潮的价值所在,也算对"85"的补充、回顾和纪念。

四位艺术家在80年代的生活与创作文献

四位艺术家在80年代的生活与创作文献

四位艺术家在80年代的生活与创作文献

四位艺术家在80年代的生活与创作文献

四位艺术家在80年代的生活与创作文献

四位艺术家在80年代的生活与创作文献

  自85新潮美术的兴起,至今2015年,已历经30年,四位艺术家将参与名为“‘我’1985-2015”系列巡回展。展览于4月29日在北京798凤凰艺都呈现此次巡展活动的概念和部分作品面貌以及文献资料。6月第一站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新馆),由朱其担任策展人,9月第二站广州红砖厂美术馆,11月第三站回北京太庙美术馆。“85新潮美术”不仅是八十代最重要的先锋艺术运动,更是对后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持续的产生着影响,作为今天当代艺术的学术源头及格局基础,非常值得深入研究。鉴于对85新潮的反思策展人朱其和四位艺术家共同策划了名为《我 1985-2015》系列展览。四位艺术家都参加过89现代艺术大展,“85新潮美术”是的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呈现和最后谢幕,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起点。

  巡展第一站策展人朱其讲到对此次展览的意义时说:"这次很荣幸我跟四位老师合作要做一个系列展,此系列展的名称是非常独特,《我 1985-2015》。这个名称主要是涉及到两层意思:一是四位老师都是成长于85,甚至于也参加过85时期的重要展览,比如说《89现代艺术大展》,有些老师在85时期已经很有名。”

  朱其认为在这个时间点回顾纪念这段历史的角度是:“我们这次更强调的还不是“85”本身,实际上是每个艺术家的“我的三十年”,为什么强调从85起步以后的三十年?为什么强调这个节点?经过二十多年当代艺术逐渐主流化,艺术圈、社会对85都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可能更多的是把“85”看作是西方先锋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而且这二十多年,可能业界更多的还是关注一拨一拨风起云涌的群体和流派或者是一拨一拨采用了西方前卫艺术更激进的形式,实际上经过三十年,我们会发现也有一批艺术家走过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人轨迹,的艺术思想或者的创作语言特点实际上很难把他归入哪个流派,可能这三十年产生的各路著名的流派很难把归入进去。整个三十年也是伴随着这个过程一路过来的,今天会发现整个当代艺术三十年,作为大背景下不可回避西方艺术开始进入中国,对于这一代人会有一些艺术上的世界视野的打开,更多更重要的实际上有一批艺术家,可能更愿意按照一个个人的独特视角从一个现代主义的世界视野看待艺术,同时也把时代或者是个人的经验、内心经验与个人的方式转换成一个独特的语言。其实这些年批评和策展也开始慢慢做这些工作。重新从过去三十年会发现一些更个人化的艺术家,我们这次展览也有这样一个诉求,实际上比如说四位老师并不是说属于一个流派,可能每个人都是一派,其实是作为在三十年的成长背景下,四种个人的轨迹,如果可以描述这个展览特征就是这样的。"

《元态5》 孟禄丁 综合材料 140×120cm 1988年

《元态5》 孟禄丁 综合材料 140×120cm 1988年

《元素》 孟禄丁 综合材料 85×85cm×4 2015年

《元素》 孟禄丁 综合材料 85×85cm×4 2015年

  对85新潮的共同思考促成了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们的共鸣,参展艺术家孟禄丁讲道:"我们这个展览最重要的不是说跟85有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大家共同的艺术态度,我们要展示给大家,我们强调艺术家个人的感觉,个人的体验,就是我们每张画的背后有一个人,我们强调个人的创作历程、个人的发展轨迹,这是持续往前走的一种力量,个人的力量。个人性是一个前提,一个起点,你说以后是不是一个流派,谁跟谁是一个流派,可能是50年以后,这些都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首先前提要注重你的感觉,你的真实感应,你活得像人,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态度,是独立思考态度,就会对周围的世界有判断,就会相信你自己内心的精神诉求,内心的空间是无限的。

《母子夺魁-紫色版》 顾黎明 布面油画 162×114cm 2011年

《母子夺魁-紫色版》 顾黎明 布面油画 162×114cm 2011年

《水田》 沈勤 水墨设色纸本 57×67cm 2014年

《水田》 沈勤 水墨设色纸本 57×67cm 2014年

  我们现在这四个人在一起,前提是都从八十年代那个环境中共同走过来的,但是每个人艺术发展轨迹又都不一样,像顾黎明是原来做过抽象,现在又往传统的一些图式中找到一种艺术表达语言;当时沈勤是做实验水墨,偏向抽象性的语言,现在又回到了一种个人营造的传统气息和视觉氛围。

《网中之羊之》之三 苏新平 石版画 58×43cm 1922年

《网中之羊之》之三 苏新平 石版画 58×43cm 1922年

  这是我们这个展览强调的,而且希望大家能看到的,在85新潮一直潜在的一种尊重艺术本体和个人体验的力量,这是那时被忽视的。"

  顾黎明认为面对85新潮的文化遗产,目前所缺乏的是理性的批判和反思:“冯友兰说过,思想就是思想的思想,我思想我自己的思想,我思想社会的思想。应该反思自己处在什么状态,我怎么能既关注当下的社会和历史的问题,又能反思自己存在于什么样的位置,存在什么位置就是呈现个人经验的存在价值和方式。”

  展览现场的人气是近期展览之冠,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云集。据悉展览至2015年5月29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