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韩天衡美术馆刺绣精品展 26个刺绣流派同场竞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作者:王璐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锦绣中华--温州博物馆藏刺绣精品展”展览现场

  温州博物馆馆长王新宇现场导览

 温州博物馆馆长王新宇现场导览

  (雅昌艺术网讯)温州博物馆策划出品的“锦绣中华--温州博物馆藏刺绣精品展”于2014年11月22日上午在韩天衡美术馆举行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出刺绣作品52件,不仅有蒋雪英、郝淑萍、陈水琴等20多位重量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也涵括了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以及瓯绣、汴绣、杭绣、绒绣、顾绣、晋绣等26个地区的刺绣流派,更有许多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刺绣作品同场竞艳,流光溢彩,意趣盎然。

  温州是瓯绣故乡、发绣发源地,在中国刺绣史上曾留下辉煌印记。此次刺绣精品大展经一年酝酿与筹备,旨在促进刺绣艺术传承、保护与弘扬。展览汇集了多个绣种,突破了传统关于刺绣的认识,用精湛技艺展现华夏灿烂文明。精选出的作品凭借高超的技艺赋予织布以飘逸灵动的艺术美感,令观者流连忘返。据介绍,展品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多样,表现题材有山水画、人物画、风景画、花鸟画等。它们绣工精湛、线条生动、色彩丰富、形象逼真,将古画中人、动物、禽鸟都绣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观众叹为观止。温博馆藏清乾隆顾绣《游园观禽图》座屏是本次展览重点展出的,因为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而专家称这幅清代潮州出品的绣品现在已估价千万,类似绣品在台北故宫也仅存五六幅。

16795清光绪檀香木雕顾绣《游园观禽图》座屏

  刺绣清明上河图(局部)

  此外, 在展品中,以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重要的艺术作品为题材的《清明上河图》,由汴绣名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苗炜创作绣制的,长卷有24.5X635厘米,是非常震撼的,也是此次展的亮点。用苗炜的话来说,汴绣的华丽不是以鲜亮显华彩,而是内敛的呈现端庄的华贵,以及浓厚的文人风范。《清明上河图》中的八百多个人物、94头牲畜、100多座房屋与桥梁、179棵树木、20多艘船只等一齐搬上绵缎,用绣线表现北宋东京的繁华景象,立体地再现清明节汴河两岸的秀丽风光,这是件浩瀚的工程。所以,作者用滚针绣水纹、练针绣船锚、绳针绣锚绳、别针绣棚席、反抢绣屋瓦、平针针绣人物、蒙针绣柳树等,使画卷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背景逼真传神,充分发挥汴绣“细、密、活、顺、光、亮”的特点。在这件《清明上河图》绣品中,最显眼的无疑就是长段题拔的绣制,有24.5X428厘米之长,13人的14段题跋,其中李东阳有两个题跋,绣者运用多种针法及几套由灰到黑不同色级的线条绣制。此长卷, 构图变化丰富,空灵疏秀,丝线深浅,排列疏密应景而变,彰显出汴绣与古代绘画相交融后所呈现出的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锦绣中华--温州博物馆藏刺绣精品展”展览现场

 

“锦绣中华--温州博物馆藏刺绣精品展”展览现场

“锦绣中华--温州博物馆藏刺绣精品展”展览现场

  由中国刺绣工艺大师王金山精心创作绣制的《竹雀》是古人称之为“织中之圣”的缂丝工艺绣品。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的织物,因织造过程极其精巧细致,而享有“一寸缂丝一寸金” 之盛名。缂丝每一件作品都制作精美,每件作品都制作不易。缂丝的工艺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它是用“通经断纬”的办法在木机上编织丝织品传统工艺,具体地说就是以生线作经线,彩色熟丝作纬线,用竹叶形的小梭按图稿局部地一丝一丝地挖织,而且每换一种颜色就必须另用一只小梭,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变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功夫之深,织造之细在传统工艺中实属罕见。

  刺绣,古时又称针绣,是一门运用彩色丝、绒、棉线或金银线、头发丝,在绸缎、麻葛、布帛等底料上穿针引线,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手工艺术。一根根绣针,一缕缕丝线,一幅幅绣作。观众可从一针一线中感知大师们的灵心妙手,体会她们对爱与美的追求,从而领略中国刺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家二级文物《清代林正阳织金秀蟒甲服及武器》

 

  王金山苏州缂丝《竹雀》

 

上一页 12 下一页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