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华文化信息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再次,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要自觉地强化人文精神构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海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它的作用。科学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素。现在的问题是人们往往只从“技术理性”的角度重视科学技术,看中的是它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科学的求真精神,不重视科学技术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文化环境。我们不能因为强调科技作用而怠慢了人文精神,仅仅依靠科学技术,是不可能使人类达到整体幸福的。西方一些国家的大都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依靠科技和资本的结合带来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产生了各种严重的“城市病”,导致人们“精神家园”的失落,“虚无”和“流浪”成为生活在这些大都市中人们最具有隐喻意义的用语。上海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种价值观不是“工具理性”所能提供的,归根到底是由人文精神孕育的。在科学技术高度昌盛的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人文精神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即蕴含在文化中的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认识和关心,否则就不可能克服贫富差距的拉大,就不可能有效地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就难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是上海在建设文化大都市时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最后,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要自觉贯彻共建共享原则。上海发展的关键在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这其中包括文化素质。文化只有普及到全社会才有力量,只有依靠全社会才能获得深厚支持。上海要加快推进“四个率先”,除了重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更要重视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群众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普及是群众的普及,提高也是群众的提高。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需要多一些“平民意识”,尽可能防止文化的“贵族化”倾向。政府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努力想方设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幸福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城市上海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