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十教授救市建议” 的十大硬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针对刘纪鹏教授领衔的十教授上书,本人在12月1日的南方都市报发表了《十大专家的建议是救市还是毁市》一文。说实话,我认为“十教授建议”的内容毫无新意,无非是想通过否定股改,限制大小非,设立平准基金,让政府调控指数,人为推高股市,让一部分人解套而已。本不想再多说什么,但刘纪鹏教授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中对我的观点表示了质疑,并发出了当面磋商的邀请。 
    鉴于该事件目前已经演化成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共事件,我作为明确反对“十教授建议”的当事人,于公于私都有回应刘纪鹏教授“面磋”的公共义务。为避免回应变成口水战,本人只对“建议”不对人,更不会去分析行为人的动机和利益倾向。每一个人不管出于任何动机,都有权就中国资本市场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如果文中不得不提到某位教授的名字,那也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绝非针对个人。 
    考虑到刘纪鹏等教授最近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围绕事件发表了不少新看法,我将其视为对该“建议”的有机补充。对于“建议”观点的对错,我的上文已经表达得很清楚,没有任何需要补充的。因此,本文只对“建议”的逻辑问题发表意见。 
    通读“建议”及刘纪鹏教授等的最近发言,我认为,整个“建议”就逻辑而言,至少存在“十大硬伤”,罗列如下并求教于刘纪鹏等教授。 
    一、应把振兴股市作为扩大内需的切入点。这是“建议”表达的核心观点,但是我读了十遍也“十”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不是提高居民收入,不是教育和养老,减轻居民负担,而恰恰是股市就成了“经济走向复苏的关键、前提和切入点”的幸运儿呢?
    二、千万不能错过第四季度的战略时机。“建议”有三个地方提到了第四季度的重要性,分别用了“关键是不能错失”、“千方百计”、“一定要”等强调的词句,可见第四季度确实不能错过。“建议”说:“关键是不要错失今年四季度战略时机,错过这一时机,一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业绩大幅下滑,就会陷于更大的被动,付出更高的代价。”明白了:先把国家资金和股民骗进去,然后等“年报披露的业绩大幅下滑”后彻底套牢他们。另外,这不采纳倒好,要是采纳了,大声嚷嚷把QFII套进来恐怕不太好。
    三、“70%”与“40%”的数字游戏。“建议”说,中国股市一年来下跌幅度超过70%,远远超过美国股市近40%的下跌幅度,股市下跌的主因是内因而不是外因,内因就是“大小非”。这个推断在逻辑上的毛病很简单:首先,我们之前从998点到6124点暴涨了多少倍,美国10年股市才涨了多少?怎么就算减法不算自己的加法呢?其次,在6000点的高峰,我们的市盈率高达87倍,美国市盈率不到25倍,我们远超日本和我国台湾股市当年泡沫破灭前的市盈率,而他们最终跌幅都在70%,他们也没有大小非的捣乱,所以暴涨必暴跌。我至今没有发现一个例外,如果有,十大教授任何一个都可以告诉我。第三,“金砖四国”中的印度、俄罗斯从最高点累积跌幅超过了我们,他们可没有大小非问题,那他们的“内因”是什么呢?第四,我们“老八股”都是全流通股,更没有大小非减持问题,为什么没有“八股独秀”,也跌得面目全非了呢?
    四、“大小非”减持是鬼子悄悄进村。这是刘纪鹏教授在凤凰卫视节目中的观点。按照他的说法,进入股市的投资者根本不知道有“大小非”这回事,意即“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了。不知道股改时那些在媒体上公告的什么股权说明书之类的信息披露算什么了,不知道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说明算什么了。这样的逻辑推论意味着:每一个上市公司都有义务亲自告诉每一个要买公司股票的人,某年某月我们要减持。不知道哪位教授可以告诉我操作性。再退一步,如果说真的是投资者上当了,那么是谁让投资者上当的?我没有记错的话,十大教授中有些人的“黄金十年”说、“万点论”(这个我就不点家长的名了,谁家的孩子谁带走)还言犹在耳呢。说万点的时候,你怎么就没考虑过大小非呢。
    五、“大小非”和“大小限”合计高达1.18万亿股。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数字恐怖主义”。常识告诉我们,1.18万亿股的量和实际会减持的相差甚远。况且,中国政府绝对不会把中石油和四大行的股票卖掉。公司的控制权理论也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一定的股权比例,控制权就可能旁落,这样一算,真正会流通的又有多少?即使控制权转移,谁也不会像傻大姐一样全部在交易所卖掉。其实,国外大多数这样的转让主要是通过并购和大宗交易,而不是在二级市场抛售。可是他们不断制造舆论,不断地喊狼来了,不断地计算,最后导致投资者对数字的非理性恐惧。很显然,“大小非”彻底被妖魔化,而且通过他们的论调,在普通投资者看来,限制“大小非”合情合理,这样又给了投资者不可能实现的制度幻想。 
    六、一元钱大小非仍然有利可图。成本论是目前妖魔化“大小非”的最主要理论基础,成本低也成为限制“大小非”的主要理由。首先我建议各位教授从财务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大小非”有的被锁了十多年,十多年前的一元钱是否和现在的一样?按照成本论,我看比尔·盖茨在美国、马云在香港都得股改,因为他们的成本更低。按照这个逻辑,以后每上市一个就得股改一个,中国股市一日不停,则股改一日不止。
    事实上,成本低的真正原因在我们畸形的发行制度。我国发行制度的特点可以打一个比喻:一头猪,拿出一只猪耳朵来上市,上市后仍然“一猪独大”,猪耳朵一上市在二级市场却卖出了二十头猪的天价(比如中国远洋、中国人寿)。但必须指出,这样的交易你虽然觉得不公平,可是合法啊,人家的身份就是“大猫”,就是麻将里的“混”儿。这是法律规定的,也是这么操作的,证监会也是认可的。因此,应该改的是发行制度。玩输了就说游戏规则不公平,就悔棋,这样恐怕玩不下去吧。
    七、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就必须提振资本市场。首先是,因为受“万点论”、“黄金十年”说的蛊惑,很多投资者没有及时止损而彻底丧失了财产性收入,股市既可以增加财产,更有可能丢掉一生的积蓄!“建议”说,中国最有消费能力的8000万到一个亿的新兴中产阶级群体事实上陷于股灾之中。这下算看明白了,原来“建议”是想通过人为推高指数让中产阶级解套(不管十教授算中产阶级还是高产阶级)。但在公司业绩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这一部分中产阶级解套了,下一个接棒被套的又是谁呢?这是个简单的零和博弈:解套了一部分中产阶级,更多的中产阶级在高点再度被套牢,拥有财产性收入和扩大内需的梦想再次破产。 
    八、“大非自锁”。刘纪鹏教授在凤凰卫视说,“建议”不是让政府干预否定股改,而是自己主动用一个最低价格锁住自己。“建议”说,操作上,国资委、财政部“协调”,证券业协会则“倡导”,证监会发一个“内部通知”,对大非自锁的上市公司给予再融资的绿色审批通道。在中国政治语境下,如果谁不知道“协调”、“内部通知”、“绿色通道”的玄妙,就无话可说了。不过这个“大非自锁”的大富翁游戏倒挺爽,比如,一个公司若承诺股价在5元以下不减持,我就可以放心地在5元以下吃进,到4.99元我就跑,彻底“玩死”大非,爽呆!作为理性的股民,不支持这样的好政策支持什么政策?
    九、推进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期权激励计划。这叫旧词十教授新解。“建议”的所谓期权激励,是指给予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在既定的时间,按既定的价格购买既定数额股票的激励制度,股票只有上涨,上市公司高管才能成为受益人。我首先明白了为什么“建议”获得了21家上市公司老总的支持!但我困惑的是建议里的结论:由此建立“东家”和“管家”的股价制衡机制,约束大小非导致的股价下跌。纳闷了,要减持的是大股东,他一减持股价就掉,怎么成了激励我“管家”的金手铐了呢? 
    又想了“十”遍,仍然不明白!此条被本人评为最深奥之条款。
    十、股市不缺钱,而缺信心。民谚曰:缺啥补啥,缺的是信心,药方开的却是“国家设立平准基金”。这医术可真不好评价。我真的不敢确定世界上是否有超过5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平准基金,但我肯定不超过10个国家或地区。而且,设立平准基金的,运作得都不理想。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和日本都有平准基金,看看这轮的表现,指数不照样快跌到脚后跟了吗。
    这还不够,他们大胆“建议”是动用500亿美元(等于3000多亿人民币)左右的外汇在香港市场吸纳H股。“建议”说,这样做“知根知底,风险可控,加上手中的政策工具,可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也就是说,包赚不赔。大家自己品品这几个词,好好品品,再品品,他们要怂恿国家去香港干什么。 
    就在十教授发表“建议”的同时,12月1日,在深圳参加“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就“大小非”问题表示:关于大非的政策都是已经明确了的,不会变动。看来还不缺明白人。收笔之际,突然想起刘纪鹏教授在凤凰卫视节目中解释“建议”出台背景时说:应该抓住“美国金融危机的历史机遇”……
    至此,被“雷”得彻底无言。 
    (作者马光远系经济学博士)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