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佳士得上海2014年春拍:安迪·沃荷作品1000万元落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龚舒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4月26日下午,佳士得上海2014年春季拍卖会于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开槌。本次佳士得春拍呈献了一系列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作品,构建

  4月26日下午,佳士得上海2014年春季拍卖会于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开槌。本次佳士得春拍呈献了一系列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作品,构建起展示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西方艺术的国际性艺术平台。此次拍卖涵盖了逾60件出自赵无极、高野绫、米斯尼亚迪、安迪·沃霍尔、达明安·赫斯特、巴布罗·毕加索、贝尔纳·布菲等各国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东西方艺术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安迪·沃荷作品《自画像、骷髅手臂与麦当娜》

  安迪.沃荷

  摹爱德华. 矇克作

  自画像、骷髅手臂与麦当娜

  丙烯 丝网印刷油墨 画布

  1984年作

  其中,安迪·沃荷作品《自画像、骷髅手臂与麦当娜》1000万元落槌。安迪.沃荷在1960 年代因将美国广告、大众产品包装,以及名人绢印画像带到艺术殿堂而声名大噪。沃荷的代表作包括金宝汤罐头、布裡洛盒子, 和玛丽莲梦露、贾桂琳. 甘迺迪的肖像等。同时期,还有其他艺术家如贾斯培.钟斯(Jasper Johns)、罗伯特.罗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罗伊.李奇特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人也热衷于把通俗文化的元素加入作品中,带动了二十世纪西方艺术最重要的运动:波普艺术运动。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代表作包括《呐喊》)创作了《麦当娜》和《有骷髅手臂的自画像》等多幅木刻版画,在欧洲各国出售,意在宣传。在接近一个世纪后的1982 年, Galleri Bellman 举办了一次蒙克版画展,随后更委託沃荷创作一系列以蒙克版画为基础的作品。沃荷选择了《呐喊》、《胸针》和《麦当娜》及《有骷髅手臂的自画像》作为他的摹本,用旋动的线条在大片颜色上挥洒,对这些经典作品的重新演绎注入鲜明的个人风格。就如他创作的其它丝网墨作品一样,沃荷为《有骷髅手臂的自画像》和《麦当娜》这幅双联雕刻版创作了多个不同版本。其中一个版本的萤光粉红和鲜橘色调极其夺目,从画布跃然而出。相比之下,粉色版本的蓝与粉红显得深沉内敛,让观赏者思考作品在生与死、神圣与世俗这些主题上的强烈对比。在表达黑暗情绪和多愁善感方面,沃荷和蒙克可说是同道中人。两人都对标志性主题有开拓性的诠释。蒙克大胆颠覆,将耶稣之母用于现主义的手法,刻画化成一个感性裸女。而沃荷更进一步,把用在罐头汤和明星上的那套术语言,套用在蒙克的“麦当娜”身上再作呈现。

  就在创作《摹爱德华.矇克作 自画像、骷髅手臂与麦当娜》的同一年,沃荷还忙于通过“文艺复兴绘画细节”系列,重新解读波提切利、达文西等文艺复兴大师的代表名作。其实早在1963 年,沃荷已经把《蒙娜丽莎》搬到自己的丝网墨画布上。但是在这个系列中,画家进一步把自己对艺术经典的情结,化为对描图技巧上的探索。歌地亚. 舒穆克里(Claudia Schmuckli) 说:“ 虽然沃荷早在1960、1970年代已经开始製作丝网墨作品,但要到他与克莱门特(Francesco Clemente)和巴斯奇亚(Jean-Michel Basquiat)合作以后,才在1983 年开始採用描绘技术。” ( 歌地亚.舒穆克裡;摘自“Andy Warhol: 最后的晚餐”展览目录;苏活古根汉博物馆;1999 年6 月至2001 年夏) 《摹爱德华.矇克作 自画像、骷髅手臂与麦当娜》则恰好反映出沃荷融合新手法与旧题材的结果。

  在沃荷1987 年去世后,人们才发现他原来是个很虔诚的教徒。作家约翰. 理查森(John

  Richardson) 如此形容他:“ 按照卡波特(Capote)的说法,沃荷虽说话故弄玄虚,心裡

  却没有秘密。但事实上,他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只有他的至亲才知道。他原来极其虔诚,虔诚到每天都会去曼克顿上东区的圣味增德堂……而且他虽节俭,却非常慷慨。他除捐钱外,很多时候晚上还会去天安教堂办的露宿者收容所当义工。”(约翰.理查森著《Sacred Monsters,Sacred Masters》“Warhol at Home”;伦敦,

  2001 年;第247-8 页)。所以沃荷晚期对宗教题材的处理,包括对达文西《圣母领报》以及最后一批超过100 幅重新演绎达文西《最后的晚餐》的连续作品,都可以追溯到这幅绢印画作为起点。

  《摹爱德华.矇克作 自画像、骷髅手臂与麦当娜》是沃荷个人以及艺术生涯的转捩点。从此,沃荷的作品将离不开宗教,并将不断用新的手法再次处理艺术经典。这幅作品让我们得以窥探到这位二十世纪重要艺术家最私密的一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