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泛娱乐化?不要让笑声代替了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网络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娱乐化精神业已成为这个时代商业运营的一种标志性特征,而对娱乐化精神的有效开发、利用、发挥则成为企业的一种新的竞争力。 

    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看,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升温和膨胀,折射出的是文化原创性的缺失,凸显出的是艺术创造力的匮乏,表现出的是审美感悟力的滞后。 

    该思考不思考,不该笑却发笑,把所有的一切都泛娱乐化,这样,会让我们陷于混乱之中;会在市场机制下导致文化和价值危机。

    娱乐?我举双手赞成。泛娱乐化?我举双手反对。 

   所谓娱乐,在不同的词性、词义和语境层面,分别是快乐和使快乐的含义或用法。可是要说“化”,我就觉得不行。所谓化者,指性质或形态的改变。它放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即彻头彻尾、化里化外者也。既做不到,也不合理。依我看,娱乐得差不多就得了。把泛娱乐化作为理想,那是天方夜谭啊。追求行不行?追求也不行。你想啊,时时处处歌舞升平、醉生梦死,连皇帝都做不到,我们一介草民怎么能够做到?他娱自娱,都很容易,可是要说他娱化、自娱化,就做不到了。

    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等等,都能够泛娱乐化吗?怕是不能。其实,凡是娱乐,都是有限娱乐。最多不过狂欢持续一周了不起了。再者,天天看“超女”,你就成了“超女”了?就算你成了“超女”,你也能够保证你见到的所有人在看了“超女”后都能成为“超女”吗?所以泛娱乐化只是一个白日梦,自欺欺人罢了。

    但是,这么说难道就没有泛娱乐化的动力了吗?难道就没有泛娱乐化的推动者了吗?我们说,还是有的。鼓吹者、推动者不乏其人。仔细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其实所谓泛娱乐化不过是个幌子,是个包装,是个载体。我们把话挑明了:泛娱乐化就是商业化,就是市场化。它的背后就是商家。所以,假如弄明白了这一点,你的泛娱乐化的笑容就会收敛一点点。我们看到,自从“超级女声”连续三次大获全胜之后,选秀节目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换言之,都想“化”一把。它们无论如何PK,都在证明商业化的力量无所不在。 

    泛娱乐化在商业化的推动下,有了重要的娱乐文化或大众文化推广方式上的崭新突破以及市场营销方式上的双重突破:从“明星娱乐大众”走向“大众娱乐大众”;从“大众欣赏精英”走向“大众欣赏大众”,即所谓“新娱乐”,而营销模式也发生变化:把一般的传统营销转变成为娱乐营销,即所谓“新娱乐营销”。还有传播意义上的所谓“融合传播”。说穿了,就是把营销、传播和娱乐融合在一起。所以,泛娱乐化在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推手运作下,还是具有多种“学术贡献”和“文化意义”的。

    我不否认,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在一个特定的氛围里,人们也许享受到了所谓泛娱乐化的狂欢。尤其是上述所谓“新娱乐”和“新娱乐营销”,它让许多人坚信大众创造历史的时代开始了,大众创造娱乐的生活开始了!似乎这个世界没有舞台――到处都是舞台,“想唱就唱”,这个世界不分演员和观众――自己就是演员兼观众甚至兼评判。一时间,这个世界就是人间天堂,似乎没有等级没有黑幕没有距离――无数青少年发现:世界是公平的!甚至一些人上升到开启中国平民民主新时代的高度。

    几乎所有娱乐节目包括选秀活动都有自己的特定形象,而这些形象似乎都具有合而为一的杂糅特征,许多还刻意标榜一种民间世界观――为了同所谓官方世界观相对立。许多泛娱乐化的追求都要体现在大众化的选秀节目之中,而这些节目也都喜欢在街心广场和荧屏镜像“广场”上分别展示全民性、狂欢性或娱乐性。换句话说,广场是全民性和泛娱乐化的象征。当广场上的一切归结为平静和空寂的时候,人们才开始从幻觉当中清醒过来。千呼万唤的所谓泛娱乐化的短暂、有限和虚幻的特征便表露无遗。由此看出,所谓泛娱乐化是有一定的欺骗和麻痹作用的。所以,也可以这样归结:泛娱乐化是一种毒害大众特别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

    通过泛娱乐化,大众和社会到底牺牲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是需要我们特别思考的地方。该思考不思考,不该笑却发笑,把所有的一切都泛娱乐化,这样,会让我们陷于混乱之中;会在市场机制下导致文化和价值危机。

    现在的泛娱乐化最大的问题就是回不到主流价值上去,那就需要社会舆论,需要一个良好的理性的文化监督程序,包括健康的批评和评论、行业协会、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压力,同时需要政府干预,一定要把那种反社会的、个人的、无意识的东西给转化成有意识的社会主流情感、主流道德,从而打造一个健全的、多元的、理性的公民社会。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