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美国汽车业:警钟为谁敲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在退潮的时候,你才能看到哪些是裸泳者。”华尔街的金融巨头无疑是第一批“裸泳者”,下一批“裸泳者”是谁?可能非美国汽车业莫属了。 
  美国汽车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象征和荣耀,通用汽车更一直稳坐世界汽车业头把交椅。但这次金融海啸,却似乎在瞬间将“通用神话”击得粉碎。但这真能都归罪于金融海啸吗?在我看来,金融危机不过是压倒美国汽车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它们目前的绝境完全是咎由自取,或许,它们的教训,也可以给其他国家深刻启迪。
  第一个教训,就是奢华的企业文化。“三巨头”老总来华盛顿参加听证会,一人一架私人专机,日常成本开支更为惊人。同样是汽车企业,丰田、本田等外来户在美国雇工每小时25美元左右,但“三巨头”平均成本则达到了每小时70美元。
  第二个教训,就是企业的战略眼光。克莱斯勒CEO纳尔代利坦言,企业经营战略有问题,以前SUV好卖,企业就大量生产,超过了市场需求,最后又不得不折价出售,结果损害了品牌声誉,也伤害了消费者。
  美国车的一大特点,就是油耗高,动力强。但世界进入“高油价时代”,消费者习惯改变,“三巨头”一蹶不振。而日本丰田、本田却因先行一步开发节能车,反而扩大了在美国市场的份额。
  第三个教训,就是政府成为大企业“绑架对象”。现在的“底特律三巨头”完全赖上了政府,它们强调,如果不救助它们,美国经济将陷入“萧条”。瓦格纳就威胁,救助美国汽车业“关系到拯救美国经济,使之避免陷入灾难性崩溃”。美国汽车及相关产业共有工人约400万,大量失业对美国政府来说,确实难以承受。
  “底特律三巨头”的困境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巨型企业的是与非、对与错,折射出即使是在市场经济国家,同样也会因市场出现种种问题,迫使政府以非市场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作者刘洪系资深驻外记者,本文摘自《广州日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