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消除“一票难求”不能只靠增加铁路长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据新华社报道,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表示,按照铁路网规划和建设、装备速度,到2012年,一个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1万公里,技术装备基本实现现代化。铁路“瓶颈”制约状况将基本消除,“一票难求”现象将基本消除。 
  买票难在我国的铁路运输史上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其主要出现在春运、“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的运输高峰时段。眼下即将进入春运,人们担心的还是买不到火车票,不能如期回家。而今年因为春节时间比往年来得早,民工流和学生流叠加在一起,无疑会使得今年春运的压力大增,“一票难求”现象恐会比往年更严峻。
  要有效解决春运等特殊时间的买票难问题,增加铁路运能是根本之举。火车票难买,车票太少是根本原因。而车票的多少又是由铁路的运能决定的。目前我国的铁路总长大约7.8万公里,占世界铁路总里程的6%,中国人均拥有铁路仅为6厘米,不及一根烟卷长,而且,铁路还要担负着繁忙的货运任务,到春运这样的特殊时段,更是捉襟见肘。
  鉴于此,加快铁路的发展,多修铁路,多开列车,是解决铁路运能不足的治本之举。如果未来几年大幅增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一票难求”现象。然而,即使增加到11万公里,人均拥有铁路也仅为8.5厘米,如此就真的能告别“一票难求”吗?
  一个不争事实是:过去的3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5.17万公里增长到7.8万公里,增幅50.9%,但“一票难求”从来就没有消失过。而同为交通运输方式的公路、航空就罕有“一票难求”的现象。除了运输性质有差别外,它们和铁路最大的区别在于,铁路企业高度封闭垄断、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显然,解决“一票难求”不仅需要增加铁路长度这样的硬件改善,还需要管理体制、服务理念、车票分配体制等“软件”的大力改善。
  尽管从长远来说,解决铁路的运能不足是治本之举,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未来的几年间,铁路的供需缺口始终是存在的,甚至某种程度上还会加大,因为随着城市化和社会流动的加快,今后仅脱离农业的剩余劳动力据预测每年将以1300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铁路运输的压力也会只增不减。今后5-10年,运能不足的矛盾恐会更突出。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铁路建设远远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融资体系的不畅——这一市场基本是封闭的,向社会开放的程度很低。因此,加快铁路建设一定要打破铁路投融资的垄断局面,深化投融资活动的市场化改革,将铁路建设市场面向社会资本和外资开放,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而这一切,都需要大力改革铁路的管理体制。
  除此外,还须改变目前票源分配的局面。春运等节假日的车票难买固然主要是车票供应量少,但现行的车票分配体制也加重了车票的紧张。目前我国的火车票除了通过售票窗口发售外,一部分是给了各旅行社、代售点,以及所谓的合同单位。其间难免不存在灰色地带。所以每当运输高峰时候,人们往往看到,从正规渠道买不到票,走后门却能搞到票;从售票点买不到票,票贩子手里却有很多票,这都与车票分配体制的不合理大有关系。而市场一直呼吁的“实名购票”,却一再被铁路管理部门所拒绝。
  包括“一票难求”在内的诸多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铁路运输服务问题。所以,要比较彻底解决“一票难求”问题,一方面是加强硬件建设,包括加快铁路发展、挖掘铁路现有的运输潜能。另一方面,是加强软件建设,包括改革铁路企业的管理运营体制,改善服务意识,改革铁路车票的分配体制,利用现代技术合理分配车票资源,加大对倒卖车票现象的打击力度。软硬并举,才能有效解决“一票难求”。
    早报特约评论员 邓聿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