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也谈京城小学掀起学习《弟子规》热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从这个学期开始,京城多所小学校园掀起学习儒家经典教材《弟子规》的热潮。与此同时,网上也开始出现一些质疑:小学生学习《弟子规》主要靠背,他们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吗?学校组织学习《弟子规》或《三字经》这类国学经典,是否有“跟风”之嫌?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让孩子们规避其中的封建糟粕……(《新京报》10月22日)
文化,是民族的符号,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和文化底蕴的泱泱大国。随着经济的腾飞,文化的复兴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样的时候,高举捍卫传统文化大旗的国学热就是一种必然。近年来,公共社会对传统的兴趣日增,对经典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神州大地,经典诵读蔚然成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精神经典。经典,经过了5000年文明的积淀,我们自然有责任、有理由将之继承发扬传承后世,国学教育责任重大。但问题是,捍卫传统、弘扬国学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每天诵读经典条文吗?
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我们要弘扬的是积极向上、反映民族优良传统的精髓,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之中的、打着中华民族印记的、伴随我们穿越五千年历史走到今天的文化基因和文明成果。就事论事,《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虽然凝聚了前人的道德理性、涵盖了悠久的文化内涵,但受时代所限,毕竟包含有宣扬封建道德礼教的内容,理性的学习和认识是必要的,死记硬背式地僵硬诵读却是不可取的。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过,传播中国文化不能一味钻进历史故纸堆,应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应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接轨。在笔者看来,中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应重在传统人文积极精神理念的传播,而并非是简单地、机械地经典文本诵读。或者说,应该以传统文化为本、以时代精神为辅,融会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国学教材”,引导和教育学生从新视角去理解传统文化、传承国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笔者上小学的儿子最近也在学校里学习“弟子规”,背诵起来滚瓜烂熟、头头是道,我就问理解了多少,他摇头回答不懂,说老师让背就背了,背熟了通过老师的检查就好了。显然,如此局限在固有条条框框中的所谓经典背诵,也就是“背诵”而已,内容一知半解,含义模模糊糊,扔下书本,还能指望学生自觉恪守脱离社会现实的“弟子规”吗?
诵读经典,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这,只是国学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之一,而不能成为全部——国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文化浸润式教育,不能成为“经典复读机”。
作者:陈一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