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费孝通:回归历史和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费孝通先生去世已经半年多了,但他的著作仍在一本本出版。人们争相出版先生的著作,我以为不单是为纪念他,作为一位学术泰斗和大师,他思想的魅力才是人们最不能忘怀的。 
  在近来出版的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中,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多个版本都把目光集中到他晚年关于文化和文化自觉的论述上。的确,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越到晚年对文化的思考也越加深邃,这是什么原因使然?各种解读有很多,但他自己所考虑的是,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他觉得这是中国学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学者对国际社会学可能作出贡献的重要领域之一。或许,费孝通先生希望的东西我们还需要消化。 
  基于此,回头来看费孝通先生这两年所写的文章,便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对他所阐述的“经济全球化”和我们如何“接轨”,怎样适应变幻莫测的“新战国时代”,避免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传统”与“现代化”如何减少摩擦,以及谋求崛起的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和谐相处,进而一道共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有一个方向上的把握。同时也可了解到暮年的费孝通先生,这位世纪老人对当今世界有多么敏锐的洞察,可以说,这些题目都是我们时下关注的热点。需要指出的是,费孝通先生的洞察与关注,不是漫想式的,更非泛泛之谈,他的所指和所论都是发人未发之言。因此,在许多人忙着构建各种体系和发表漫无边际的宏论的时候,他则以小见大,将心比心,用亲身的经历和感受,阐发着作为一个思想家的人文思考。 
  由此来说,《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一书,犹可视为如上话题的经典范本。它的特点在于,该书撷取了费孝通先生在2003年里所写的部分文章,也可以说是生前最后的几篇文章,突出了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这一鲜明的主题。这些文章是在先生身体日渐衰弱的情况下写就的,但我们仍可感受到先生思想的敏锐,视野的广阔和所透射出的灼目光芒。人老了,而思想不老,这也正是先生的伟大之处。他吸纳着前人经验,在文章里总结着自己,并将目光望向未来,特别是《暮年自述》那篇近两万字的长文,先生以今天为起点,回溯他的人生路,从家庭的背景、早年的生活、求学时代、与几位师长的交谊,以及如何读点历史,可谓讲炎凉,话沧桑,精彩概括和总结了他一生的几个关键时期,读来亲切感人。然而这最后的文章还尚未发表,先生竟过世了,成了绝笔。 
  费孝通先生生前一再讲到社会学要做些什么,他反对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他特别强调他从来都是用笨法子来弄清楚问题的,也就是走进社会、走向田野,到底层民众中去获取答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他解放前的扛鼎之作《江村经济》,发现中国农村必须要走工业化之路,到《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乃至晚年影响巨大的有关“文化自觉”的一系列论述,都紧紧围绕着我们应“立根”在哪里这样一个问题,也即是“归属”问题。他认为,只有找到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才有可能从我们几千年积聚下来的东西中,重新找出为我们今天所用的。话说得极为浅显,却振聋发聩。这是费孝通先生写文章、讲道理的一贯风格,也是《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一书,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 
  还要强调一点的是,在该书中,先生又一次讲到“社会学应该研究些什么”这个问题,他不厌其烦地谈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这不止是他一生的立命之本,实在是别有寄托。因为他从来没有从狭隘的角度去理解这门学问,所以他希望人们也不要目光短浅。又因此,他才从我们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方面反复告诉人们,社会学的内涵是无限丰富的,它来自西土,却要归根本源,千万不能迷失了方向。因此先生在文章中用“究‘天人之际’”、“精神世界”、“文化与‘不朽’”、“只能意会”、“讲不清楚的我”、“将‘心’比‘心’”、“方法论与古代文明”等等,这样的标题来解答人们的疑惑,这足见先生的良苦用心。吴志实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费孝通先生去世已经半年多了,但他的著作仍在一本本出版。人们争相出版先生的著作,我以为不单是为纪念他,作为一位学术泰斗和大师,他思想的魅力才是人们最不能忘怀的。 
  在近来出版的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中,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多个版本都把目光集中到他晚年关于文化和文化自觉的论述上。的确,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越到晚年对文化的思考也越加深邃,这是什么原因使然?各种解读有很多,但他自己所考虑的是,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他觉得这是中国学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学者对国际社会学可能作出贡献的重要领域之一。或许,费孝通先生希望的东西我们还需要消化。 
  基于此,回头来看费孝通先生这两年所写的文章,便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对他所阐述的“经济全球化”和我们如何“接轨”,怎样适应变幻莫测的“新战国时代”,避免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传统”与“现代化”如何减少摩擦,以及谋求崛起的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和谐相处,进而一道共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有一个方向上的把握。同时也可了解到暮年的费孝通先生,这位世纪老人对当今世界有多么敏锐的洞察,可以说,这些题目都是我们时下关注的热点。需要指出的是,费孝通先生的洞察与关注,不是漫想式的,更非泛泛之谈,他的所指和所论都是发人未发之言。因此,在许多人忙着构建各种体系和发表漫无边际的宏论的时候,他则以小见大,将心比心,用亲身的经历和感受,阐发着作为一个思想家的人文思考。 
  由此来说,《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一书,犹可视为如上话题的经典范本。它的特点在于,该书撷取了费孝通先生在2003年里所写的部分文章,也可以说是生前最后的几篇文章,突出了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这一鲜明的主题。这些文章是在先生身体日渐衰弱的情况下写就的,但我们仍可感受到先生思想的敏锐,视野的广阔和所透射出的灼目光芒。人老了,而思想不老,这也正是先生的伟大之处。他吸纳着前人经验,在文章里总结着自己,并将目光望向未来,特别是《暮年自述》那篇近两万字的长文,先生以今天为起点,回溯他的人生路,从家庭的背景、早年的生活、求学时代、与几位师长的交谊,以及如何读点历史,可谓讲炎凉,话沧桑,精彩概括和总结了他一生的几个关键时期,读来亲切感人。然而这最后的文章还尚未发表,先生竟过世了,成了绝笔。 
  费孝通先生生前一再讲到社会学要做些什么,他反对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他特别强调他从来都是用笨法子来弄清楚问题的,也就是走进社会、走向田野,到底层民众中去获取答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他解放前的扛鼎之作《江村经济》,发现中国农村必须要走工业化之路,到《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乃至晚年影响巨大的有关“文化自觉”的一系列论述,都紧紧围绕着我们应“立根”在哪里这样一个问题,也即是“归属”问题。他认为,只有找到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才有可能从我们几千年积聚下来的东西中,重新找出为我们今天所用的。话说得极为浅显,却振聋发聩。这是费孝通先生写文章、讲道理的一贯风格,也是《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一书,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 
  还要强调一点的是,在该书中,先生又一次讲到“社会学应该研究些什么”这个问题,他不厌其烦地谈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这不止是他一生的立命之本,实在是别有寄托。因为他从来没有从狭隘的角度去理解这门学问,所以他希望人们也不要目光短浅。又因此,他才从我们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方面反复告诉人们,社会学的内涵是无限丰富的,它来自西土,却要归根本源,千万不能迷失了方向。因此先生在文章中用“究‘天人之际’”、“精神世界”、“文化与‘不朽’”、“只能意会”、“讲不清楚的我”、“将‘心’比‘心’”、“方法论与古代文明”等等,这样的标题来解答人们的疑惑,这足见先生的良苦用心。吴志实 
来源:中国青年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