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是谁让山寨春晚九死一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一阵热闹的锣鼓声和舞狮子过后,被媒体和大众关注的“山寨春晚”终于在鼠年除夕21时零9分,通过澳亚卫视和一些网络媒体直播。整个“山寨春晚”,从主持人到100多名演员全部来自普通百姓,没有一个大腕儿、明星。
  3个多小时的演出分别由小品、歌舞表演、民间绝活儿等节目组成。当然,其中诸如“千手观音”等一些节目很明显带有鲜明的山寨特色。这台“山寨春晚”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无法与正版的央视春晚相提并论,但这个面向广大网民的晚会还是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关注。(1月31日《济南日报》)

  受网络的影响,除了珠江三角洲一带,在内地只有少部分数字有线电视网用户才能通过澳亚卫视收看“山寨春晚”,很多人没法在第一时间同步看到“山寨春晚”,但是看到“山寨春晚”的观众表示,节目编排是原创的,一些节目是自编自演的,看了很开心。其实,在“山寨春晚”上演前,“探班”的记者就说“山寨春晚”很好玩儿。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记者白博翰说:“‘山寨春晚’有热情,节目很有意思,都是原创的。值得期待。”甚至,法国驻京某文化公司经理海棠女士说:“‘山寨春晚’中的所有节目都是价值连城的,会给我们带来不尽的震撼和启示!”

  “山寨春晚”历经磨难,可谓九死一生。尽管没有人承认对“山寨春晚”施加压力,但网上有来自“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联盟”要求所有成员单位共同抵制“山寨春晚”节目网上传播、不链接“山寨春晚”举办方网站的“关于抵制‘山寨春晚’节目网上传播的通知”。结果是很多想看“山寨春晚”期待“山寨春晚”的观众,没有看到“山寨春晚”,这是谁的责任呢?我以为,这责任绝不能都“归功于”“山寨春晚”的组织者老孟,我们的有关部门也“功不可没”。

  人们都有好奇心,越是看不到的东西就越期待,“山寨春晚”就是例证。其实,“山寨春晚”与央视春晚和地方电视台搞的春晚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让老百姓在春节期间乐和乐和。若真的较起真来,“山寨春晚”与老百姓的距离更近,因为央视春晚和地方电视台搞的春晚,官方味太浓,老百姓并不怎么喜欢,相反,“山寨春晚”更值得期待,因为“山寨春晚”具有浓重的“草根性”,更是老百姓的春晚。我们不能说,山寨文化就是大众文化,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山寨文化具有大众性。正如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所言,“山寨春晚”受到追捧,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它满足了一部分人文化消费的需求,以及文化创造的需求。

  在我看来,“山寨春晚”是挡不住的文化冲击。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们渴望共享的文化,不只是做一个文化的旁观者,更希望亲身参与,而且只有民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才可能做强做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视春晚一家独大的趋势和故意放大的信号,实在无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特别是无助于大众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换句话说,政府部门实在没有不支持“山寨春晚”等群众文化活动的理由。

  当然,大众文化或群众文化不一定都是我们需要的主流文化,也有俗文化甚至垃圾文化。我们在给予理解与宽容的同时,更该有所介入,有所引导。因此,在“山寨春晚”以及山寨文化的讨论和争议中,更该少些打压和质疑,多些包容和理解,再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府部门没有必要过于指手画脚,更该做的是尽可能地帮助老百姓从“山寨春晚”等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快乐和艺术享受。(作者:张魁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