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磕头”的亲情教育是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据《文汇报》2月2日报道,上海外贸学院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寒假作业,要求学生在寒假期间悄悄观察父母的生活习惯,然后根据这些调查情况为父母制定健康小贴士。这份作业被该校看作是一年一度的感恩教育。 
  这令人想起春节前的另一则类似消息:有学校布置了一份寒假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向父母磕头以示感恩。此类报道接二连三,不得不让人想到,当下我们的社会也许过于缺少正常的亲情表达。然而,这类基本的人情规范教育却当作大学生的寒假作业,未免令人遗憾。如果需要这样的教育,本该早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得到体现。而现在的情况恰恰是,中小学生忙于应付学业,无暇顾它。大学生的人生观其实早已形成,此时再补课,是否为时已晚?
  这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值得讨论。亲情,说到底,是人类(甚至动物)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情感,原本不需要从外部强行灌输。
  然而,在眼下的社会中,为什么我们会丢失这份最为原初性的情感,以致要到大学再来重新补课?很大的程度上,这恐怕与父母的急功近利及其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有关。由于大城市计划生育政策的普遍实施以及近年来物质生活相对优裕,也由于社会上各岗位竞争的激烈,不少父母自身也处于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于是,为人父母者只顾得上关注子女的学业成绩、考证情况,最大程度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以此来弥补情感上与子女交流的匮乏。
  然而要知道,相比于物质上给予满足,情感的付出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耐心和爱心,这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种更高的要求。正因为父母的忽视,无意之中使子女逐渐形成一种索取型人格。亦即,只知向长辈或社会索取,认为自己所得都是理所当然,而不懂得回报、感恩。长此以往,亲情中本该包含的同情、感恩之心就这样被人为泯灭了。通过一年一度的寒假作业来补救,说穿了,除了徒具形式之外,能够达到的实效,实在令人生疑。
  专家或是普通百姓往往有这样一种理论或是朴素的直觉: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着发达的亲情伦理,如父慈子孝之类,然而在内外夹攻之下,这种特有的亲情伦理已经丧失殆尽。这就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病症所在。恐怕正是基于这样的直觉,个别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中居然有向父母磕头这样的内容,其用意或许就是想要在当下“礼崩乐坏”的情况下拯救传统孝道。
  这就触及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儒家的亲情伦理在今天是否依然有生命力?在我看来,这种生命力早已过时。理由在于,儒家的亲情伦理本质上是要确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无论我们今天如何美化“孝德”,都不得不承认,孝的核心要义中恰恰包含亲代与子代至少在人格上的不平等关系。儒家格外重视亲情伦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通过这种亲情伦理的放大来治理整个国家或是规范人们的普遍行为:“侍君如侍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等,即体现了这一统治思路。当把家庭成员之间这种不平等的伦理关系挪至社会,可以想象,难怪社会成员之间谈不上有人人平等的相处之道。君与臣、上级与下级怎能奢谈平等?
  有鉴于此,笔者强烈反对通过磕头这样的形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孝或是感恩。理由无关这种要求是否作秀,也无关学校动机不错、只是形式需要改变等等。反对的理由仅在于,类似磕头这样的传统,本质上倡导的是一种人格上的不平等,它与现代社会的文明准则格格不入。
  那么,家庭中是否需要亲情,子女是否需要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其实这本来就不是问题。正如本文前述,亲情、感恩本是人类最为自然朴素的情感表现。父母及其社会所要做的,乃是为这片亲情的自然生长提供一份呵护就行。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东方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陈蓉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