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对历史建筑的野蛮拆迁是一种"文化自杀"(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青年报:您亲身经历过旧城改造吗,当时的心态是什么?
侯杰:我在天津的老城厢长大,在北门到鼓楼之间的北门里大街“同和里胡同”。天津明代设卫建城,有600多年历史,老城厢长期是城市中心。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天津,本地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天津老城见证了那次壮举。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为了维护殖民统治,消除我们的历史记忆,拆掉了天津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城墙,让天津变成一个没有城墙的城市。又过了一个世纪,因为天津的“世纪危房改造”,老城厢被拆了。虽然一些专家、学者反对这次拆迁,但还是于事无补。
时至今日,不少城市因为成区域地保护了历史文化建筑而焕发生机,甚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看到这个消息后,不知当初那些力主拆掉天津老城厢的人会作何感想?
千万不要因为无知,使历史建筑遭受不可挽回的毁灭之灾。对历史建筑的野蛮拆迁,是对文化的亵渎,也是一种“文化自杀”。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保护历史建筑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后辈子孙最好的交代。
说句实在话,天津老城居民当时长期生活在非常糟糕的环境里。房屋狭小,道路七扭八歪,有的地方公共厕所、自来水、煤气严重不足,老百姓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也很强烈。在这方面,考验的是领导者的决策和实施能力。
欧洲有个世界闻名的城市,在100多年前进行了重建、改造。但人家对重要的街区和建筑采取了保护策略,不去破坏外表,而是从内在设施等方面进行提升。这样既保护了城市建筑,又延续了城市形象和人们的历史记忆。咱们要有这个思路就好了。但这样的话,经济利润会降低,而且官员会觉得城市面貌改变得不够彻底。
中国青年报:您总跟人们讲历史,拆掉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对您这样的历史学家有什么影响?
侯杰:我研究的是中国近代史,对天津城市史特别关注。1860年天津开埠以后,列强入侵,在海河两岸建立租界。天津曾有九国租界。这里集中了各式各样的中外建筑,是活生生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这是天津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原因。“近代中国看天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各地游客来天津,除了吃“狗不理”包子、尝“耳朵眼儿”炸糕,就是要逛逛“五大道”,看看小洋楼。
现在,我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要保护这些小洋楼,但在有的地方,它们还是慢慢消失了。这些建筑被拆掉之后,咱们再怎么说历史似乎都缺少有力的依据。
在历史上,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会长雍剑秋在天津建了一个西湖饭店。他过去一直仅仅被当成军火商人,实际上他加入了基督教青年会后,做了不少好事,像成立养真社、开展废娼运动等等。我过去经常带学生去看他的建筑,但这些年都不见了。
在历史现场、老建筑里讲历史,跟在学校教室里讲,是不一样的。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一座历史建筑更是胜过千言万语。历史建筑是有生命的。那些僵硬冰冷的水泥和木材因为有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历史故事的发生而拥有生命。中国人是个历史精神非常强的民族,人们关心自己、家庭、文化的来龙去脉。通过寻找历史建筑,能增强人们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幸福指数。
现在我上街,总会带着相机,拍一些建筑。我有一个美国朋友,是犹他州立大学的教授,有一次他跟我说,他手里有的照片是我没有的,那是他十多年前到天津时拍的。这些年里,有不少建筑消失了,真是无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