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单霁翔:开创文化遗产事业新局面(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作者:雪竹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二、关于2008年的工作
2008年,全国文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忠于职守、勇挑重担,万众一心、沉着应对,不仅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精心组织了文物系统迎奥运工作,而且出色地完成了各项重点工作,保持了文化遗产事业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周密组织文物系统抗震救灾工作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对众多珍贵文化遗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文物系统组织开展了一场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行动。

迅速反应,及时展开文化遗产灾后规划工作。地震发生后,全国文物系统以灾情为最高命令、以救灾为神圣使命,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在第一时间,国家文物局和震区文物行政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第一线直接指挥协调文物保护工作;在第一时间,震区各文物、博物馆单位启动应急预案,开展自救工作。抗震救灾期间,国家文物局共先后召开会议17次,发文、办理上级批示等102件,争取设立紧急抢险专项经费3000万元,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涵盖灾区各省、120余万字的专项规划和评估报告。《文物抢救保护修复专项规划》被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被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广泛动员,开展文物系统对口支援工作。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文物系统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充分发扬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文物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倾力支持、守望相助。广大干部职工奉献爱心、捐款捐物,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广大党员争先恐后、慷慨解囊,自发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一批具有甲级资质的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以及12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向灾区文博单位开展科技援助;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集体倡议,帮助灾区博物馆修复文物、恢复展览。组织召开全国文物系统支援地震灾区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会议,积极开展文物系统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文物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鼓舞和坚定灾区文物工作者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科学规划,快速启动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修复工程。灾后文化遗产保护是鼓舞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信心的重要举措。6月30日,启动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修复工程;7月15日,启动理县桃坪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修复工程;10月13日,启动马尔康松岗直波碉楼抢救保护工程;彭州领报修院、新都宝光寺、罗江庞统祠墓等10余个文物抢救保护项目正有序推进。此外,组织开展5?12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前期研究,推动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协调编制茂县羌族博物馆重建规划,开展羌族文化遗产保护等。这对恢复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振奋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二)精心筹办文物系统迎奥运活动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既是中国人民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也是包括文物战线在内的全国各条战线的重要任务。文物系统秉承人文奥运的理念,发挥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精心组织文物系统迎奥运活动。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实现平安奥运的目标。为迎接奥运,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沈阳、秦皇岛等奥运举办城市的文物部门制定迎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加大了文物保护和修缮力度,扩大了文物保护单位开放的范围;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不断改善服务。召开迎奥运文物安全工作会议,会同公安部对奥运举办城市进行安全检查。指导督促相关文物、博物馆单位完善技防、消防基础设施,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精心筹备各项展览,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积极支持和协调各有关文博单位加强文物资源的整合共享,全力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全国各相关文物部门讲大局、讲风格,密切协作,确保各项迎奥运展览活动圆满成功。奥运期间,仅北京地区博物馆推出各类迎奥运文物展览140余项。《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和《世界瑰宝——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礼品特展》等一批展览获得较大反响,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单位和个人获得奥运会、残奥会文化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热情为媒体提供优质服务。根据迎奥运新闻宣传计划,国家文物局先后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和人民网直播现场,举办两场新闻发布会、一场网上采访。在奥组委成立媒体“一站式”服务办公室,为37个国家72家媒体和记者提供了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完成奥运期间文物拍摄审批近160件。一些文物、博物馆单位为媒体采访和报道开启了绿色通道。

(三)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今年以来,全国文物系统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总体安排,认真落实既定的工作目标和各项任务。9月2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同志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普查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各方面工作。

各级政府责任到位,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增补中央党史研究室为成员单位,组织督察组对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云南5省文物普查进展情况进行联合督查。我们召开“全国文物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座谈会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全面落实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截至12月初,有26个省区市召开本地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会议,有17个省区市逐级签订文物普查政府责任书。

第一阶段任务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组织有序。全国省、市、县三级普遍成立了文物普查工作机构,参与文物普查工作人员超过4.1万人,其中一线普查队员2.47万人;2008年度全国文物普查经费到位4.85亿元,一线普查队员野外补助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文物普查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全国培训各类人员累计6.96万人次。

第二阶段工作全面推进,实地调查成果丰硕。截至11月初,全国有2587个县级行政区域启动了实地调查,启动率达到90.4%;已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1.3万处,其中新发现13万多处,复查约8.3万处,全国实地调查覆盖率达到34.6%;全国有206个县级行政区域已经率先完成田野工作。完成普查标准规范与专用软件修订工作,开展全国地市级文物普查队长冬季轮训。

宣传动员卓有成效,社会参与热情日益高涨。国家文物局今年两次组织中央新闻媒体走进普查第一线,举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摄影图片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征文”等活动;各级普查机构联合广大新闻媒体,通过举办展览、开通热线、招募志愿者、散发宣传品等方式,大力宣传文物普查知识、阶段性成果和广大文物普查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四)稳步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经过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统筹谋划和精心组织,年初,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我局召开免费开放工作会议,开展免费开放工作调研。目前,免费开放工作正按既定计划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经费保障逐步落实。自今年3月至11月30日,除西藏、海南外,其余29个省份列入2008年向社会免费开放试点名单的500座博物馆中,已有494座陆续实现了免费开放,另有521座博物馆主动向社会免费开放。自2008年6月5日起,财政部分三批下达地方免费开放试点博物馆专项补助资金9.7852亿元,截至9月30日,已基本下达到试点博物馆。

观众人数大幅度提升,社会效益明显提高。自2008年3月至11月底,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接待观众已突破1亿人次,其中试点博物馆接待近6200万人次,为去年同期的2—3倍。当前试点博物馆观众量已从免费开放之初的“爆棚”、“井喷”,回落到常态。

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展陈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各博物馆通过制定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公布服务项目,明确参观要求等,引导观众有序参观。开展免费开放调研,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机构调整,提高博物馆的运行效率。探索展示艺术和表现手法,适当调整基本陈列,不断推出优秀的展览。开展免费开放安全检查,确保观众和文物安全。

(五)认真做好其他重点工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