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周易》申遗是宣扬迷信? 被时代误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被时代狭隘地误读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记载:“西伯拘羑里,演《周易》。”——什么是《周易》?《周易》讲的是什么内容?当代大众对《周易》了解多少?

“《周易》?算卦的吧?我家附近就有一个算卦场所,那个算卦的人说自己是精通《周易》的专家,算一卦至少50元钱呢。”“《周易》是取名测字的。”

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当被问及关于《周易》的问题时,大部分人会做出上述回答。

记者在北京、天津、沈阳、长春、西安、武汉等城市走访发现,《周易》俨然已成为“全国通用”的占卜吉凶、取名测字的载体,许多人将其作为牟利手段,而消费者更是络绎不绝地上门寻求心理慰藉。但有学者也指出,当代大众看待《周易》,严重忽略了其修身养性的核心体系。

76岁的长春市民孙先生感慨:“以前光知道《周易》是算命、取名的东西,后来才发现这种见识太狭隘了,甚至是误解,它实际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啊。”

是“一部千古奇书”

中国易学专家郭志成指出,《周易》是一部千古奇书,从古至今,达官显贵用它治国兴邦,儒家用它教育社会所需人才,中医称医易同源,而影响最广的,是《周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哲学家和思想家。唐朝宰相虞世南就曾言:“不学易不足以为将相。”

卢泰说,《周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部书,它的价值绝不仅限于是中国周代的一部书,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旗帜。《周易》是宇宙生命学。周者,时间也;易者,空间也。所以周易就是一个时空变换,但《周易》并不是单纯地谈时空变换,它的核心思想是天、地、人。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是《周易》中很经典的话。多年以来,一直有人在问:《周易》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我只想说,‘科学’一词是1893年传入中国的,《周易》在两千年前就成书了,并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卢泰说。

卢泰强调,《周易》中的天是自然的天,包涵日月星辰,不是有意志的天;《周易》中的地是实实在在、承载万物的地;《周易》中的人是社会的人,它教育人要遏恶扬善、顺天修命、与时偕行,倡导与邻为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我研究《周易》20多年了,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周易》中是没有什么迷信的东西的。《周易》中虽然也提到‘鬼’‘神’,但这里的‘鬼’指的是轨道,代表公转自转,这里的‘神’指的是时间,代表24节气、24小时。”

民族传统文化之根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包括国学大讲堂、百家讲坛等活动、节目亦随之备受民众青睐。对此,有专家指出,国人并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只是一直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视角,视角一旦确立,势必掀起传统文化回归的波澜。

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弓克曾指出,位居群经之首的《周易》内涵博大,奥妙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之源、之本。《周易》虽成书于古代,但时至今日仍对社会发展、人类文明、个人修养、家庭建设等领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如今许多人打着《周易》的幌子做取名测字的买卖,这实际上与《周易》本身毫无关联,与《周易》指导人们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的思想相悖。”卢泰建议,希望研究者本身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不要狭隘地继承祖先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也不要离开考古而做学问。同时,希望社会能用客观的视角去看待、关注《周易》。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