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章太炎先生学脉在山西的传承(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章门山右第三代传人 郭万金



      1986年,姚奠中先生在拜谒章太炎先生墓时写下了“钱塘江水浪推浪,学派承嬗代代新”的诗句,先师墓前的心声表露中饱含着姚先生尽瘁竭诚、薪尽火传的文化使命感,也就是在这一年,山右章门第二代传人——刘毓庆先生与他的同门师兄五人以扎实的功力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从姚奠中先生再到刘毓庆先生,两代学人,笃志励精,执教山右,作育英才,章门晋脉,流衍蕃滋,山右学派,渐成规模。2009年,山右章门第二代传人刘毓庆教授写了这样一首诗,“采来天上星,郑重种前庭。若木苗成树,华光彻地明。”这是已在山西大学从教30余年的刘毓庆先生写给他的学生山右章门第三代传人郭万金的。这一年,年仅30岁的郭万金被破格评为教授,接任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成为山西省最年轻的教授,最年轻的院长。 
  2001年,郭万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文学院,成为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刘毓庆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特别记录了郭万金选导的经历。“他(郭万金)的本科非但不是‘名门望族’,而且是后续本科,真有点‘陋巷寒门’的味道,因而入学时并不太受人关注。选导师的时候,他拿了一大摞读书笔记来找我。我心中一震,立时对他刮目相看。因为这种情况在现在的研究生中太少见了。这不但证明他在读书,而且是在认真地读,大批量地读。”以笔记为束修的佳话开启了刘毓庆先生对郭万金的“郑重种前庭”的心血培育,延续了章门晋脉的薪火再传。 
  自投学刘门,郭万金便依照“以小学为基础,以经史为根柢,以诸子为归宿”的章门治学途径,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每天学习时间长达十四个小时,除去吃饭、睡觉,便是读书、学习。硕士阶段,作为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郭万金特别选修了语言专业的“《说文解字》研究”,即因为姚奠中先生曾说过,章太炎先生的国学是以《说文》《尔雅》为根底的。此外,他还在刘毓庆老师的指导下,夯实小学功底,抄录《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通读经史诸子,以文献入手,注重宏观学术视野的培养,综取博采,学涉多科,努力拓展学术格局。他的每一门课的终期作业,都是按学术论文的要求来下功夫完成的,其水平得到所有的代课老师的称赞。黄侃先生是章太炎先生弟子,曾特别提出过“治经五法”,但姚奠中先生则有不同见解,指出,黄侃先生所言的“宜有师承,守家法”、“屏除今文”两条“宜有限制。盖欲识其真,则不得不取径于此。然终守之,则适成其陋”。山右国学,学有师承却不尺寸拘守,传统深厚而不固步自封,他们的眼界在文化使命的世代承传,转益多师,融通百家正是着力培养的学术气度。所以,姚奠中先生鼓励他的弟子刘毓庆教授赴北京大学,从褚斌杰先生处攻读博士,而刘毓庆教授则将他的学生郭万金送往中国社会科学院,从胡明先生处攻读博士。郭万金扎实的国学基础在入学伊始便得到了胡明先生的首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郭万金的学术视野与学术格局得以继续向纵深拓展,在刘、胡两位恩师的心血培育下,山右章门第三代传人郭万金开始了“若木苗成树”的学术渐进之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