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学者热议:究竟如何评估80年代文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究竟如何评估80年代文学? 
  在评价当下中国文学的价值和定位时,上世纪80年代的文坛总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出现,许多至今仍然被公认为杰作的文学作品诞生于80年代,而当下堪称顶尖的中国作家,也几乎无一例外是起步于80年代,或者深受80年代文学的影响。本报从去年年底开始推出“重估”系列报道之后,陆续专访了海内外数十位知名的文学界人士,而“80年代文学”是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不会绕开的话题。他们中的大多数用“辉煌”、“纯粹”、“高标”来标签“80年代文学”,而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则有另外一种看法。
  批评界推崇80年代文学
  南京大学教授丁帆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重回“五四”起跑线,许多问世的作品并不比所谓的现代文学差,不比“五四”时期的文学差,有些甚至可以说超过了“五四”的水平。他直言:“它们的震撼力是超越‘五四’的。 ”方之的小说《内奸》、林斤澜的《十年十癔》,甚至包括1979年已经出现的靳凡的《公开的情书》,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等作品,重新表现出了“人”和“现代性”的诉求。他认为,“80年代反思文学造就了一批如莫言这样的作家,莫言敢于在80年代中期表现自我,他的《红高粱》实际上是人性与个体的完全释放和解放。‘我奶奶’这一人物为什么能够红极一时,因为她完全打破了传统观念,打破了人对自我的束缚。她的走红是中国人自我能量的一种释放。 ” 
  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同样认为80年代的文学创作水平值得肯定,他甚至认为一些80年代并不十分著名的作品也好过当下的作品。 “80年代的一部小说,张炜的《古船》是很好的,我是很认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今天有些文学比不上80年代的原因。我认为90年代以来,还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能够达到《古船》的水平。 80年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有几部是很不错的,比如《黄河东流去》这样的作品,今天可能许多人都已经不记得它了,可即便是这样已经被遗忘的作品,也是今天那些花拳绣腿的作品所不能比拟的。 ”
  而上海大学教授王光东和葛红兵也从主客观不同的角度表明了自己对80年代文学的看法。王光东坦言:“从感情上来讲,我们这代人是非常怀念80年代的,当时的作品在我们看来确实是很好的,即便放在今天,很多也是很好的。 80年代那个时代相对今天来讲,最突出的特点是,当时人们的文学激情得到了全面的解放,那个文学时代,人们的激情和理想普遍上扬。今天,人的理想、激情和想象力都在市场化的影响之下。”而葛红兵则提出,80年代的中国文学正好赶上了纸面印刷时代最美好的时光,“中国人没钱买电视、看电影,也没有那么多电影,于是就看小说,那是杂志风行的时代。杂志非常便宜,一个工人也订得起。那个时候,质量很一般的作品也可以印几万册。 ”
  推崇80年代文学是我们这一代人情感怀旧的产物
  对于大多数学者肯定并且推崇“80年代文学”,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有另一番见解,他认为怀念“80年代文学”是一种怀旧的产物。
  “我个人的看法是,现在很多人(主要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出现怀旧的情绪,怀念80年代,认为80年代是值得怀念的。他们之所以怀念80年代,是因为80年代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摇篮,人老了以后都会怀念自己的青春时期,有一种初恋情结在里面。 80年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学初恋,尽管初恋永远是不成熟的,但是自己仍然觉得很甜蜜。 ”陈思和说,与90年代相比,80年代文学的生态环境并不理想。 “80年代的文学刚刚从‘文革’的阴影里走出来,朝着‘五四’精神的原点回归。但是在当时,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的文学,都是在国家意志的大叙事里进行的。反思文学是最明显不过的了。早期伤痕文学(包括朦胧诗、今天派的作品)比较尖锐一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很快,这批作家不是放弃写作就是去了国外,而留在国内的作家的第二波探索是寻根文学和实验小说,青年作家刚刚开始觉醒,他们试图依靠自己的感觉来写作,但是一年之后又消沉了。之后又开始出现新写实文学、先锋文学等等,慢慢在探索,但是不能否认是有点幼稚的。这种探索刚刚开始,选择的经验都是模仿的,但是,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大家都很兴奋。到了今天,时间过去了30年,回过头再看,我们会发现,80年代怎么会有90年代好? 90年代初,文学改变了以前的意识形态道路,一批作家开始走民间的道路,每个人都是在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像贾平凹,80年代写的农村小说多少有些主旋律,而90年代就写出了《废都》这样的自己话语的作品;张炜不像贾平凹、贾平凹不像莫言、莫言也不像王安忆,每个人都是不可取代的。虽然从表面上来看,90年代的文学似乎没有80年代的影响力,但是我认为,如果没有90年代的酝酿,就没有新世纪10年中那么多好作品的出现。正是因为90年代这低潮的 10年,让大家在一个很朦胧的状态下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才使他们的文学经验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当然,商业化影响了很多作家,不过,文学本来就是少数人的,把文学当做群众运动来搞本来就不对。大部分作家被商业裹挟了,离开了文学,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过去,国家把作家 ‘养’起来,管你写得好不好,反正把你供在那里,这难道对文学有好处?我认为90年代前期出了一批很好的作家,不过,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慢慢消失了,有的下海,有的去拍电影,不写小说了。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的作家坚持了下来,而且到了新世纪10年,都拿出了很成熟的作品。 ”
  在陈思和看来,90年代的文学环境是好的。无名状态有利于文学的自在发展。他认为新世纪的10年,文学的环境没有90年代那么宽松、那么有个性。同时,由于网络的成熟、商业的成熟,作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 “有些作家看起来很独立,事实上是被文化市场控制的。我认为今天最危险的地方在于我们看不出新鲜的东西。 90年代我们看得到一系列的创新,到了今天,新世纪10年一方面确实出了一批成熟的好作品;但是另一方面真正的有个性的创新,却做得很不够。现在我为什么不看好,是因为我不能证明下一个10年会出现更好的作品。 ”
  □本报记者/王 研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