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钱文忠解读《弟子规》(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精品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与尊长相处之道
尽管《弟子规》中关于“路遇长”的一些具体要求,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但是,蕴含在其中的尊敬长辈的美德,却早已根植在了中国人的血脉中,深深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弟子规》讲,“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按照《弟子规》的要求,一个小辈在路上迎面碰见一个长辈应该怎么做?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就是“Hello”,跟长辈打招呼。这个不行,小辈先不能说话,要小步疾行,迎向长辈。你不能看见长辈还晃悠晃悠地走:老爷子,你好。这不行,得小步,略弯着腰,比较快地来到长辈面前行礼,显示一种恭敬。
假如长辈没有跟你说话的意思,比如有些老人家比较威严,或者老人家也有自己的心事,那么按照《弟子规》的规矩,你不能上去一把拉住老人家:老爷爷您好您好,咱们俩聊聊,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个动画片,我打了一个游戏。这都不行,而是要退避路旁,恭恭敬敬地站着,垂手而立,要恭候,让开道。因为长辈既然无意跟你说话,你得让长辈往前走,你要退避在路边。假如小辈出门的时候遇见长辈,小辈正好骑着马,或者乘着马车,那么小辈一定要赶紧下来跟长辈打招呼,绝对不能骑在马上跟长辈打招呼,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你要等长辈先走,你不能扭头就走,必须等长辈过去百余步,你才能重新上马或者上马车。
这些礼节在古代是必须的,但在今天,当然没有办法完全遵照。因为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如果你坐公交车、地铁,当然不可能因为你遇见了你的外公,公交车就给你停下来让你打招呼,这个是没有道理的,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自己开车,交通规则也不允许你路上看见一个长辈就靠边停下说爷爷好奶奶好的,因为你会妨碍交通。所以说,你如果完全按照《弟子规》做的话,基本上就是等罚单,没有别的可能了。
然而,这并不是说《弟子规》上的要求完全过时、作废了,那绝对不是。
讲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我读大学时的一件事。那是二十五年前,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当时我们这些北大的学生很少有人听说过《弟子规》。然而,这样的风气依然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季羡林先生散步是有讲究的,也是非常守礼的。因为散步是很悠闲的,你会影响别人,所以季先生从来不在大路上散步。有一次,我陪着老先生散步,走着走着我突然觉得后脑勺好像有两只眼睛一样,觉得有点怪,回头一看后面排起了一条长龙,全部是推着自行车的人。发生了什么事呢?因为北大有很多学生上课离教室相距很远,所以他们都是骑着自行车从这个教室赶到那个教室的,为了抄近路,他们也绕到了这条平常不走的路上。但是,北大同学都知道前面是季先生,老人家一身布衣,一头银发,背着手在那儿散步。所有的学生都下车,安静地排着队跟着季先生走,绝对没有一个人按铃。二十多年前的校园里还有这样好的风气,这难道不是符合《弟子规》要求的吗?
尽管《弟子规》中关于“路遇长”的一些具体要求,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但是,蕴含在其中的尊敬长辈的美德,却早已根植在了中国人的血脉中,深深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那么,今天如果在路上遇见了尊长,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既合乎具体情况,又不失礼节呢?
《弟子规》中有些话在今天不再合适,那么,如果我们今天在路上遇见了尊长,应该懂哪些规矩,守哪些礼节呢?我想,根据《弟子规》要求的传统规矩,再结合今天现代社会的特点,我们或许可以这么做。
在路上遇见长辈了,小辈应该快步迎上去,但是别冲过去,不要把老人家给吓着了,所以略微加快脚步迎上去,先请安问好,这是一个规矩。如果尊长有事且不需要你的陪伴,那么小辈应该侧过身去让开正面,让尊长通过。如果尊长有意和小辈谈谈,小辈应该恭敬地陪老人家多说几句。但是今天年轻人都很忙,都有很多工作,如果实在不行,就应该坦诚地向长辈禀明情况:对不起,老人家,我今天正有事,我得先告退了,下次我再来看您。如果小辈在公交车上看到了长辈,那么一般来讲就不必打招呼了。第一,如果你叫一声,会影响了车上的乘客,人家吓一跳,你叫谁呢?第二,老人家也未必听得见,如果听见了,老人家扭头来找,你走了反而弄得老人家心里挺不落忍的。如果你自己开车,看到路边有老人家,在交通规则和路况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靠边,问问老人家:我能不能为您效劳?您是不是需要搭车?我能不能捎您一段?这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老人家就是出来散步的,你也别非把老人家摁在你车里,这也没必要。所以我们讲,除了要把传统的一些礼节、要求在现代社会传承下去之外,还要考虑实际的环境和条件。
《弟子规》讲完了路上遇到长辈应该守的礼节以后,接着又讲了另外的一套礼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者立,幼勿坐”,假如长辈站着,小辈肯定不能先坐。这是明确的。下面一句,“长者坐,命乃坐”,不是长者坐下去了,你小辈就可以坐了,而是长辈坐好了,还得叫你坐,你才能坐。他不打算叫你坐,你小辈也只能站着。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礼节,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怎么办吗?
比如,长辈说:小钱,你请坐。我坐下了,但长辈不坐,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你怎么办?现在很多孩子就这么坐着,长辈在那儿走他不管,这是不可以的。过去,晚辈是要随着长辈的走向调整坐姿的。长辈走过去,我们应该慢慢转过去;长辈走过来,我们应该慢慢转过来,等长辈开口跟你说话。我们不能木头一样坐着,长辈爱怎么走怎么走。这些规矩都是非常细微的,非常讲究的。
关于“长者坐,幼者立”,中国传统当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程门立雪》。
宋朝时,有两个年轻的学子,一个叫游酢,一个叫杨时,他们去拜理学大师程颐为师,哪知道老夫子闭眼在那儿养神,养着养着还睡着了,这两个人一直在那儿毕恭毕敬地站着。程老夫子睡醒时,发现窗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厚。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强调年轻人对老师的异常强烈的守礼精神,说他们在雪地里站着,那么这两个人基本上也变成雪人了,所以叫程门立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诚信之道之守时
我们现代人都讲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应该很守时,但是要跟古人比,差远了。
《弟子规》强调开口说话,诚信为先,也就是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谦谦君子,虽然人与人之间相互承诺,可是有些人所说的话,却总是无法兑现!
在现代社会里,最让人讨厌的就是不守时。我经常遇见不守时的朋友,当然都有借口:哎哟,堵车。那你也没办法。但是有的时候,比如我约你晚上十一点见面,你也堵车?这个我不信。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强调要诚信,最好是自己首先做到。我们说好几点见面的,希望大家都守时。这一点,我们现代人做的远远不如古人。我们现代人都讲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应该很守时,但是要跟古人比,差远了。
东汉时期,有这么一个故事,叫《同窗践约》,一听就是两个同学按照约定践行自己的诺言。有两个人在洛阳读书,一个叫张劭,一个叫范式,他们是一对好朋友,都在当时的都城读书。两个人学成后分别的那一天,张劭流着眼泪对他的好朋友范式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对古人来讲,旅行麻烦极了,哪像今天,坐着飞机就去了,古代走二百里路都是一件大事,而且两个人要分开很远,所以大家很难过。范式安慰他说:张兄,你不要难过,两年后中秋节的中午,我到你家来,与兄台见面,并且拜见令尊大人。说完这句话,两个同学各自回家。
两年以后的中秋节,从早上开始,张劭就开始杀鸡、洗菜、做饭,准备好酒。他爸爸一看:哎,儿子,你这是干吗呢?平时没有那么好的菜啊。张劭说:我在洛阳学习时候的同学,两年前说今年的中秋节中午要来看您,我准备招待他。老人家说:他的家远在山阳,相隔几千里啊,两年前的一句话,今天还会来赴约吗?张劭说:范兄是个讲信义的人,必定会来。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就看见村外的道路上尘土飞扬,一匹快马驮着范式来到了他家门口,时间正好是中秋节的中午。很多年以后,张劭生病了,临死前他对妻子说:把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家事,托付给范兄,范兄是一个可以托付之人。后来范式果然精心地为张劭办理了丧事,并且终其一生,细致入微地照顾他的孩子。这个故事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整理、编辑/张萍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