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学者探讨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艾兰:“中国路径”,英文也可以翻译成"the Chinese path"。其实,怎么研究“中国路径”的问题很复杂。现在在外国,搞古代中国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大家的兴趣不一样,理论方面也很不一致。我个人非常喜欢搞大的理论问题。原因不只是因为我对中国有兴趣,而且我也想知道欧洲的特点在哪里。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很不容易想到你自己是不正常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我们都觉得自己是正常的,要了解自己,就必须研究别的文明。你只能通过引进别的文明,才能知道这个道理。我也很希望影响别的人的思想。可是我必须说,大部分的西方学者,不太喜欢谈论这一类的问题。大部分的人习惯了做很具体的研究。但为了了解人类,这一类的问题还是很重要的。可以利用比较的方法。可是我老觉得,比较文学、比较哲学等常常是把西方的文明当成正常的、用西方的眼睛来比较。说是比较,但不一定是平等的,因为理论常常是从西方来的。
  主持人:这样,一会儿艾兰老师再发言的时候如果能用汉语谈,您就用汉语谈,您要觉得用母语更顺畅,那就辛苦邢文帮着翻译一下。
  王博:刚才她(艾兰)已经用英文了,"the Chinese path"。(众人大笑) 

  国学版做这么一个栏目,“中国路径”,我想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样就可以让国学版聚焦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把划分在不同学科下的资源给充分地整合一下,总体上来对中国路径进行思考。
  我想谈三点。第一是中国路径的问题,从最初的研究者开始,如胡适和冯友兰、梁漱溟等等,都是从比较来进行的处理。比较的前提,事实上都是对某种中国特殊性的认同。当然,这种认同并不必然就意味着中国必然得保持这种特殊性,这是两个问题。
  主持人:对。
  王博:冯先生写《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是用西方哲学的问题,来处理中国的材料,胡适也有类似的特点。这样梳理也让中国融入这个世界,而不是过分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把中国和世界隔离开。问题是,这里面会有一个矛盾和困惑,这就是冯先生最后越来越意识到的。一方面要在中国和世界之间寻找某种普遍的东西,共同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又要保持中国精神的主体性,它本身有这样的矛盾。
  第二点,我们讨论中国路径,同样的路径,背后可能是不同的前提,或者不同的基础。一种前提是强调特殊性,第二种前提是强调主体性,这两者是不一样的。强调特殊性就会有一种危险,就是用特殊性来对抗普遍性。因为过分强调我是特殊的,于是就表明我可以不接受某种普遍的东西。这普遍的是说我们整个的人类共同生存的经验,以及人类面对世界的过程里面能够诞生的普遍的智慧。事实上这正是不同民族可以进行沟通的桥梁。
  但是主体性就不一样,主体性实际上就是要确立自我。确立自我之后的第二步是什么?是融入世界。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主体性只不过是通过确立主体的方式,让自己找到一种与世界去相处的方式。而不是把自己封闭,或者把自己孤立开来。
  第三点,我相信“中国路径”这么一个栏目的设置,会引起非常丰富的讨论。而这讨论,一定是包含深远的,可能引发刚才所说的更多的思考。不同的人讨论的“中国路径”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保持一个足够的开放性是比较健康的。我先谈这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