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寻找荀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句就是出自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之口,而很少有人知道荀子的出生地就在太行山之西,黄河之东的一个小县——安泽县。
九月下旬,刚踏上黄土高原,放眼望去,便是满眼的金色。黄色落叶穷尽处掺杂着些许红色,掩饰不住即将到来的秋季;成片的玉米、高粱地,泛起阵阵黄色的波浪,映衬着大地尽头最后一缕斜阳,代表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从太原驱车往南四个小时,几经颠簸,一路询问下,终于来到荀子的故乡安泽。一入县城老远便能望到远处山上矗立的荀子像,千百年来荀子像似乎一直在注视着荀子的后代在这个小县城里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一年一度的祭荀大典,表达了荀子后人对先人的崇仰;身着宫服的美女,宛约的舞姿再现出战国当年的舞蹈;长篇的祭文响彻安泽县的上空,人们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
初冬时节,山西安泽县的红叶岭景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宛如一幅巨大的天然彩色油画。深秋时节,这里满山的黄栌由绿变黄,由黄变红,灿若云霞。苍翠欲滴的青松、金黄色的栎叶点缀其中,使满山红叶显得更加娇艳。当你漫步林中小路时,沿途可见迎客松、双罗汉、天堂伞等奇树,你会体验到处处有意,步步是景。
安泽另一特色是窑洞,窑洞既是黄土高原的产物,也是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早就听说晋地一带婚礼手续特别复杂,一直没有亲眼所见,在山西安泽小住期间,却偶遇一场地道的地方婚事,结婚是喜事,没听说过还必须一定要打人的。可在山西安泽县就有这样一个习俗,新郎进村迎接新娘回家,先要挨一顿新娘亲人的暴打,新郎不能还手,只能一路抱着新娘跑回家中。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称为“看三日”,或叫“打听三天”。
“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间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
“回门”在山西大多数地方即算婚姻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然而在太原、大同等地,还有“住对月”这种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
晋地的民风民俗是千百年来此地传统文化的积淀,它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形式和浓厚的气氛,蕴藏着中华文化的特殊魅力。两千多年来,三晋大地,人杰地灵。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犹如穿越时间隧道,再次进入历史的轮回。
安泽是荀子故里,荀子是安泽的骄傲。几千年来荀子的后人从未敢忘祖训,延续着老区人民一向勤劳、诚实、勇敢的作风。(李苾罡)






 
关键词: 荀子 寻找 国学动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