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考察考察,多少腐败假汝名以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珠江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北京奥组委近日宣布北京将在奥运期间开辟三个游行示威地点,这一与国际接轨的开明举措既赢得了国内舆论的激赏,也让西方批评者大感惊讶。那么,中国政府究竟是如何作出这一决定的?谁是这一决定的倡议者呢?近日《青年参考》披露了奥运示威专区设立内幕:提出这一倡议的是上海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建平,他透露自己是从雅典奥运会中得到启发的,雅典奥运期间示威抗议者就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活动。他说自己的倡议文件提交之后,中国领导人很快就采纳了这一倡议。(7月29日《青年参考》)

在为倪建平热心为公共事务建言的公民精神而感动,为中国领导人尊重民意、从善如流的民主精神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为中国许多onmouseover=showTips(event,this,1) onmouseout=hideTips(event,this); href="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7/0731_23_685786.shtml#">官员而感到羞愧——设立奥运示威专区,这既可以缓和许多国际批评声音,又可以为民意提供一个舒解和发泄的通道,从而避免一些冲突,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时就开始这样做,2004年雅典奥运时的经验更已相当成熟,已经成为奥运主办城市舒解民意的一个国际惯例。为了办好北京奥运,为了学会奥运城市的先进经验,为了让北京奥运与国际接轨,各地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各种理由在不同的时候派出大批官员赴曾经举办过奥运的城市去考察,花去纳税人的钱财无数。可"设立奥运示威专区"这么重要和宝贵的经验,最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地方,为什么没有一个出国考察的官员提出来,而是一个没有出国考察的学者提出来的?这些官员出国考察到底在考察什么?出国考察到底有多大的作用?现在互联网信息传播这么发达,有些经验有必要远渡重洋、耗费巨资出国去考察吗?

——实际上倪建平也正是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示威专区这个信息的。不由得想起王岐山任北京市市长时说过的一个讽刺出国考察的笑话。北京市有代表建议到以色列考察节水滴灌技术,王岐山笑说"没必要",以前听说南斯拉夫的奶牛养得好,中国人就经常去学习参观,当地官员讲:"中国人就是爱学习,连我们的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

为什么这么多出国考察的官员没提设示威专区的建议?除了暴露了公款旅游的考察腐败外,还暴露了出国考察的官员对国际经验的选择性接收:只向公众介绍那些对官员有益的经验,什么高薪养廉、工作轻松、压力很小之类。而对不利于官员的国际经验则一律沉默,所以我们从来没听说出国考察的官员谈过西方官员受到的公众监督,从来没听说他们说过西方政府的办公楼是多么寒酸——这种偏好下,像"设立奥运示威专区"这种损害到他们利益、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的国际经验自然就不提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