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不要乱扣“辱华”帽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张志华  
  
  日前,BBC体育频道推出的北京奥运短片《东游记》,故事原型来自《西游记》,原来西天取经的故事被改编成“东游记”,两分钟的短片从孙悟空诞生开始,讲述他和唐僧的另外两位徒弟上天入海,最终到达“鸟巢”点燃奥运火炬的过程。这部短片引起一些中国网友的争议,有些网友尤其对角色的外形难以认同。甚至部分网友和媒体称其“辱华”,恨不能将其提升至“事件”。
  不少网友不满其形象,认为不符人物原型。那么到底人物的形象“应该”是什么?谁有“标准”答案?是否因为是BBC出品就否定?是否因为形象跟我们自己曾经改编的电视剧不符就否定?如果因为自尊心因此受伤而去否定,固然可以理解。但,这样的网络争议意义何在?
  当全球产业分工越来越深入的时候,当制造产业需要提升至创意产业的时候,当中国不再是30年前的中国,当推动世界“扁平化”步伐的“自由市场话语”和既有的“民族国家话语”进行博弈,当话语权的争夺和传播交流益发重要的时候,强大又脆弱的自尊心该如何搁置?是抱着它,一味自我保护?还是放下它,试图进行真正的对话?
  其实,就中国虚构的经典人物形象而言,孙行者、八戒和沙僧,比较有活力,也有团队精神,形象相对正面,且与体育精神相符。这也是创作团队选择改编《西游记》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想要经典的中国元素,但又不刻板,有现代气息,充满活力。他们还希望片子能激发不那么关注奥运的英国年轻一代对奥运的喜爱。别忘了,再过四年,奥运火炬将在伦敦点燃。从“西游记”到“东游记”,未尝不是一种交流。摘自《国际先驱导报》





 
关键词: 帽子 辱华 大众评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