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王国维“境界”的西学来源(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境界”作为词学批评的术语
1903年之后,填词的成功促使王国维的学术兴趣由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渐渐转向文学。在此其间,对历代词作的辑校工作也使其萌生了批评前人词作的兴趣。早在写于1906年的《文学小言》中,王国维就已经提出了文学创作的三个不同“阶级”。两年后问世的《人间词话》则直接将“阶级”一词改为“境界”了。《人间词话》开篇即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我们的问题是,“境界”如何由一个心理学术语一变而成为一个诗学批评的术语呢?它又被王国维附加了怎样的意义?
这还得从许格的《心理学原理》说起。通过对此书内容的考察,我们发现,许格就人类智力发展的三阶段划分实际上来自于黑格尔伟大的学生、时任柯尼斯堡大学教授的罗森克朗茨(Karl Rosenkranz, 1805-1879),后者著有《心理学或主体精神的科学》,而许格在书中没有明确提到这部著作。而罗森克朗茨的心理学学说则直接脱胎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即精神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不断地外化和否定自身,最终到达对自身的认识。根据罗森克朗茨的心理学学说,主体精神的发展,在许格看来,经过了生命、意识和思想这样三个阶段;而精神活动又可划分为情感、智力和意志三个部分;其中人类智力的发展必然要经过直觉、观念和思想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标志着精神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反过来说,这三个阶段由低向高显示出了精神不断追求认识自身的动力。
具体来说,正如我们的身体追求接纳、加工并使外在世界中的万物变成自身拥有的东西一样,精神也追求吸纳外界事物并努力以精神的方式来把握它们。但是,精神并不能完全把握外界事物,反过来,外界事物亦不可能完全没有精神的因素。实际上,精神因素隐藏于外物之中,等待精神来唤醒它,而唤醒外物之中隐藏的精神因素,并接纳它的过程便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目标。如同是人们对食物的消化过程一样,上述认识活动的发生是渐进的,它必然经历直觉(Anschauung)、观念(Vorstellung)和思索(Denken)三个阶段(上引书,第28-29页)。概括地说,它们分别是认识活动在这三个阶段所能达到的三个水平,或者说是精神追求接触、把握和吸纳外界事物所能达到的三个步骤。
应当指出,无论是罗森克朗茨,还是许格的心理学都还未能摆脱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或思辨哲学传统,尽管德国哲学家冯特在1858年就发表了《对感觉知觉学说的贡献》(Betrge zur Theorie der Sinnswahrnehmung)一书,后者标志着建立在经验哲学原则之上的近代实验心理学的诞生。王国维在1907年译介的海甫定的《心理学概论》就显露出了上述转变的态势,其德文全名为《建立在经验原则之上的心理学概述》( Psychologie. In Umrissen auf Grundlage der Erfahrung,Leipzig 1887)。这位丹麦哲学家在书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当时的生物学、病理学和物理学成果来破解人类心灵的迷雾。他将赫尔姆霍尔茨的“能量守恒定律”作为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把人类精神能力的总量视为守恒的,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取决于上述精神能力在知、情、意之间的分配状况和谐与否。当然,在形而上学心理学向实验心理学的转变过程当中,叔本华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反对黑格尔抽象的“精神”概念,代之鲜活的生命意志,并把世界视为意志不断外化,或者客体化在各个不同阶段形成的表象。王国维自1903年就开始研习叔本华,并由此“上窥”康德哲学,如果说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或人生哲学还能够向王国维展现出哲学“可爱”的一面,那么对康德的研习则又使其失去了对哲学的钟爱。这种向后退的学习路线,或许正是促使王国维中年之后渐渐放弃哲学、转向文学的原因。客观地说,王国维对19世纪欧洲反形而上学思想的蓬勃兴起并不敏感,相反,直到1907年时,他还将哲学家的目标视为“自创一系统,自创一新哲学”,而把冯特和斯宾塞看成是“但搜集科学之结果,或古人之说综合之、修正之耳”的“二流之作者”(《自序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